新视域下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有效性教学探析
2011-12-29倪健康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中,听力分数所占的比例早已占到总分的24%。有语言学家曾经就英语为母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做过调查,发现“听”占语言交际活动总和的45%,说占30%。“听说”活动占语言活动总量的75%。由此看来,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用“听说”方式使用英语从事交际已成为人们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中一种经常性的需要。“纵向”地看,口语技能的“听与说”应先与书面技能的“读与写”;“横向”地看,理解性输入技能的“听与说”应先于输出性的“说与写”。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地看,听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因此,我们要尽快让学生明白听力的重要性,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会话能力、交际能力是我们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与其他任何语言一样,它是用来传播和交流思想的,其重要用途就是交际。通过交际向别人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信息,增进相互了解,互相促进。在交际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求互相能听懂对方的话,听不懂怎么进行交流呢?我们的学生在完成书面练习方面不那么困难,但同样难度的材料以听力形式出现,他们的反应就迟钝了。他们的听力与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差距较大。听不懂自然就讲不出,讲不出就Hu1ad+j2s4h+kCAG70iFkg==无法进行交流。讲不出是因为没听懂,听不懂是因为听得少。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学到的只能是哑巴英语,需要他们开口说时,往往是张口结舌,语无伦次,难以应付。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我们平时在教学中比较偏重单词,语法的讲解有关。忽视听力的培养会使学生产生语言障碍,在语言的运用中困难重重,语言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英语学习成了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我们对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言语的理解先于言语的产生,而言语的产生必须依赖于言语的理解
什么叫对语言的理解?听懂对方所说的内容便是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特别是近年来许多从国外回来的“海归族”,他们对孩子的英语能力的培养有超前的意识。他们给孩子的胎教就是“听英语”。孩子出生后,继续保持良好的英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几乎成了孩子所听到的第一语言。在朦胧混沌的状态中孩子开始不经意地接受了父母用英语向他们发出的不同信号。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始模仿语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父母为他们创造的特殊的语言环境,使他们的英语口语发展水平(即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要高出其他同龄孩子许多。他们的这种能力在别人看来是一种特殊能力。其实不然。我们也不能认为他们长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英语脑袋”,只能感谢他们的父母为他们创造了特别的语言环境,培养了他们特殊的英语听说能力。
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文化素养较低的父母,平时脏话不断,突然有一天,孩子也说出一句脏话来,他的父母一定感到震惊。其实,这也大可不必意外。想想平时自己的语言,就明白了耳濡目染的道理。这些孩子的脏话,连语音语调和轻重缓急都模仿得与他们的父母如出一辙,这就是听的结果。其实听的作用如此巨大,也是一般人始料未及的。言语的理解先于语言的产生,言语的产生必须依赖于言语的理解,而他们的产生都先依赖于听。
三、模仿语音语调,学好语音语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许多人出国深造,他们的孩子也一同前往。这些孩子大多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时期。几年后,他们讲一口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要比他们的父辈出色得多。语音发音中的难点,如连读、爆破,国内学生往往处理不好,听起来很生硬别扭,而他们却说得那么自然。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那样的语言环境中,听到的全是纯正的外语。类似的例子,一个住在南方某个城市的孩子,学龄前他在当地部队幼儿园度过的。教师都是从北方来的随军家属。在一口纯正的北方口音的熏陶下,南方人最把握不好的语音难点,如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甚至连南方人说普通话时常有的那种吴语音调都荡然无存了。是教师北方口音的不经意“播放”,潜移默化地改造了他的发音。不断模仿,提供学会和学好语音语调的机会。
四、泛听可以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英语,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必要的。获取词汇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泛听获得。许多年轻父母经常给孩子念儿歌,读唐诗,讲故事,许多美丽丰富的词汇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头脑。反复多次地听,反复多次地讲,不但词汇越来越多,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会恰当地运用听过的词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许多形容词、副词乃至成语也可以脱口而出。日积月累的词汇与信息,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他们的作文文笔流畅,词语老练,也是顺理成章了。再举一个反面例子。有些家长谈话不回避孩子,对单位、社会上所发生的事,站在个人立场上,不管对错地加以评论。例如,在孩子面前毫不顾忌地大谈金钱。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听没关系。这些孩子起初听听觉得好奇,久而久之,对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世故,经常采用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人化语言。他们的词汇和“知识”,不也是泛听的结果吗?
五、听力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预感
我们可以把英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许多喜欢听音乐的人,时间长了,会产生一定的乐感。英语作为一种有声语言,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像唱歌一样,一遍遍地重复“唱”着那些重点和难点。有些同学虽然没有开口“唱”,但他们听进去了,预感支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使他们不会出现语法错误。听力训练对增强语感有一定作用,在产生语感的同时,也学会了一定的语言知识。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