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2011-12-29姚哲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如何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保障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实效性,建立科学的教学过程,创造实验条件,提高课堂效率”。
一、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开展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要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在“浮沉条件”教学中,通过实验,在盛有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粒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鸡蛋放进清水里,则鸡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鸡蛋浮在水面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发现的机会,让他们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组织科学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心理规律等,善于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课堂注重讲清主干内容,重视分析思路,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要包办代替,加强“课内研讨”。通过交流互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刺激学生更加努力,以求真知。讨论的过程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通过研讨共同学习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克制“讲”的冲动,真实地展示思路的寻找过程,给予学生课内充分研讨的机会,努力使课堂进入“无为”时期。
三、探索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变演示实验为师生合作探究式实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归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步骤,然后让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既是辅导员又是助手,其他学生当裁判,评判台上同学操作中的成败,吸取经验教训。台上同学能亲身感受实验操作带来的乐趣和挑战性,台下的同学跃跃欲试,积极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地调动,结果比教师在讲台上一个人边讲边演示十遍所产生的效果还要好。
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勤做小实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仅课堂上开展实验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把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前实验,如覆杯实验、制作土电话、杆秤、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等。把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改为学生课后实验。此外,还可成立兴趣小组,放手让他们去做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如自制弹簧测力计、不倒翁、模型照相机等。实践证明,这些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一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学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进行科学的教学活动和实验教学,以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唐河县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