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2011-12-29洪占生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本文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探讨数学教学法,以提高学生数学效率。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好奇是青少年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一番脑汁,费一番苦心,探索它,解求它。所以,课堂上应根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地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新奇,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另外,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数学家的故事,猜数学谜语,针对学生喜胜不服输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竞赛和游戏,这些都非常受学生欢迎。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可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教导“读”和引导“思”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粗读和细读,对学生思法进行引导。①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②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③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④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使学生学会反思。
  三、在教学中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①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最高,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也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民主化和活动化。我在教学中采用“双标前移,主体探究”教学模式。所谓“双标前移”,就是把“学识目标”设置在课前预习,通过预习把“学识目标达标”解决在课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主体探究”,就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指导、点拨学生对学识目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挖潜和拓展,充分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实施课堂教学民主化和活动化。
  四、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
  我们常见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基本上舍弃了生活中的原型,已变成了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形式。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我们应将其转变为教育形态,亦即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并渗透数学应用的意识。如果能在数学教材中添加更多的生活化材料,如果教师的课堂上有更多的实践内容,不仅学生能乐于学数学,而且能主动自学数学。
  (瑞金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