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提高职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1-12-29李宝珠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摘要: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但职高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利于新课标的落实。而问题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职高生数学问题意识低的原因出发,深入探讨职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职高数学;问题意识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数学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也就是说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思维,就没有创新。所以,职高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产生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职高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特别是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再加上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问题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职高生数学问题意识低的原因出发,深入探讨职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一、职高生数学问题意识低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知识原因。与普高学生相比,职高生的平均入学成绩要低,特别是数学基础更为薄弱。进入职高后,心里感觉到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学生没有信心,不愿意学,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习。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差,也就缺少了问题意识。
  (2)教学方法的原因。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法。有些数学教师在上课时,为了节省时间,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很容易会出现学生吸收不了的现象。而且,比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传统教学观念的原因。传统教学观念比较注重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有些教师也把问题渗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都能提出问题,都有反问的机会,最后由教师释疑、总结。此法也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富有挑战性、探究性,就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会削弱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培养职高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途径
  (1)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能问。职高生的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探究知识也缺乏热情,使得学生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职高数学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以便真正掌握学生情况,对症下药。同时,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普遍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教学,对于个别学生欠缺的知识点,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原则。对于新知识的教学,应注重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在掌握好、理解透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逐步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指导学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打下基础,才有可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能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敢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积极主动的重要性。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能古怪,不要指责回答错误的学生,因为有可能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能提出创新性问题,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反馈,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讲授一些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组,互相质疑、交流、讨论,教师给予适时引导,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出答案,并指出探究的过程。通过创设这样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
  (3)培养学生问的兴趣,引导学生乐问。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生乐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氛围,刺激学生的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产生质疑的火花,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敢问、愿问、乐问。比如讲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小王和小丽两个人商量,小王每个月给小丽捡200只贝壳,小丽只要在第一个月给小王3只,第二个月给小王6只,第三个月给小王12只,依此类推,那小王和小丽谁划算呢,为什么?问题提出来后,学生的热情高涨,都积极主动地开始计算,但是发现过程非常麻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了。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会问。教师可以通过习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研究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者更简捷的方法?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这个解题的方法能否用于解决其他问题?某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通过多种解题思路与方法解答。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数学问题主要有猜想型、概括型、探究型等,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这样的推广联想,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总之,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齐行艳.新课程背景下职高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