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政治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2011-12-29周志阳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随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研究性学习以其独特的作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我校正在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践》课题,围绕研究性学习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些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
(1)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初中学生还没有很稳定的心理定向,需要教师适当鼓励和引导。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激发学生接触自然、社会,对自己身边现象进行积极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实践,体验自己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喜悦,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活动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立研究课题,组织辩论组成员,然后选择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辩论思路。由于学生的兴趣、经验、所处环境不同,学生选择的切入口、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表达成果也有所不同。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学生所研究的课题或项目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做到“小切口、多角度、易操作”。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实际和自我发展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主动探究、独立操作、自由表达,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来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初一年级开展“性格对学习的影响”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组成研究小组,提出该课题的理论、实践依据,明确成员分工,开展研究活动(调查方法可采用观察法、问卷法、测试法等),交流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广泛地吸收别人的观点,不自以为是,并利用自己身边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予以充分注意和发掘。
(3)要注意各科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是为了单纯地获取某一科知识,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在初三年级开展“认识溧阳、展望溧阳”课题研究,学生可在溧阳市历代名人的调查研究、溧阳市交通状况的调查研究、溧阳市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溧阳市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溧阳市乡镇企业的调查研究、溧阳市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等方面任选一些角度较小、反映某个问题、学生能胜任的子课题进行研究。而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其他各科知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从而锻炼学生的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
(1)明确研究任务,使研究要求具体化。由教师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包括用多长时间、完成那些工作、注意那些事项、如何展示成果等),教师只有通过介绍范例式方法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研究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确定小组成员,明确小组分工。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觉得小组规模以4人为宜,每个学生都会分到一个促使小组有效活动的角色:总结人(负责综述小组的主要结论或答案),联络员(负责为小组取来所需材料并负责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检查者(负责保证小组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所得出的结论或答案),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并编写小组报告)。
(3)选择研究论题,开展研究活动。教师可以向全班提出一个宽泛的论题或可供选择的一组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所选议题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寻找应用研究问题的途径,通过小组合作、沟通、交往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活动,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4)准备总结报告,交流研究成果。在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将自己的研究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通过讨论归纳、澄清和综合所得出的观点,形成研究成果,然后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交流,以达到共享的目的。
(5)评价研究过程,反馈研究得失。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师和学生同伴的评价之中,才能使研究性学习真正做到全员参与,面向每一个学生。在学生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经常的谈话,以及对研究过程的观察等机会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使各小组成员处于一种“荣辱与共”的情景之中。同时,教师要将学生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后再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研究得失,以便指导下一次研究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应该要有正常的教学、交流、研究部门(课题组或教研组),正常的教学课时数,正常的评价与考核标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从一个讲授者转变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课程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行为的监控者。为此,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制订了师生评价方案,以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建立评价标准,来指导我们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为学生获得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新课程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溧阳市燕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