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教学涌动智慧和灵性
2011-12-29钱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6期
一、借助形象手段,感悟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一、二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上台写出以下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这样设计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们肯定懂了。没有懂的同学也没关系,看完我们的表演,你们一定明白他们的意思。我当小稻秧,你们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我围住。)
师:你们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叉起来。
生:(叉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学生)他们应干什么?
生: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小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
【结论】语文教学要咬文嚼字,逐字逐句读懂读透,但在教学中教者不能一厢情愿地向学生灌输词意,而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凭借图画鲜明的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的朗读或动作表演等理解词义。
二、运用类比琢磨,意会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课文最后一句:“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对于句中“瞻仰”的理解,我这样引导:
师:“瞻仰”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看一看。
生:是“参观”、“游览”。
师:仅仅是看一看,参观一下?请大家注意这句话前面的“崇敬”一词。
生:应该是尊敬地看,因为故居的主人是个伟大的人。
师:能换成“参观”、“观看”吗?
生:不能,“参观”只是一般地看,而“瞻仰”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
师:对,许多词语都带有感情色彩,“瞻仰”一词就表达了作者对宋庆龄的敬仰之情。
【结论】运用类比方法理解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替换词语,对词语进行比较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例,再现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走,我们去植树》
课文中“版图”一词,词典上的解释: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对这样的解释有些学生依然模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我这样举例:
师:同学们,我校占地南到马路边,北到小河边,西到振兴南路,东到振兴花园小区。中间这块地就属于我们学校管辖的地盘了,也就是归我们管的“版图”。
生:老师,您说的这块地就是我校的“版图”?
师:这个词放在这使用显得有些大了,如果把我们学校比作国家的话,“版图”用在这就比较准确了。
生:“版图”就是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盘。
我知道,孩子们真正明白了。
【结论】人已有的认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
四、抓住比喻、引申,升华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燕子》
课文结尾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这句中的“春天的歌”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看出燕子停在电线上形似乐谱的神韵,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多可爱的燕子,它在五线谱上弹奏一曲春天的歌。它在歌中会唱些什么?”
生:它会唱:“春天多美呀!”
生:它会唱:“我多快乐呀!”
师:想唱春天的歌的仅仅只有燕子吗?还有谁也想唱?
生:还有小青蛙,小鱼。
生:对了,还有作者!
师:作者会唱些什么?
生:春天真美呀!小燕子多活泼可爱呀!
生:作者是在借小燕子之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结论】有时,一个小小的词语,就是文章的眼睛,对它的理解,也就成了感悟文章中心的关键。
五、紧扣文本阅读,丰富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生命桥》
文中对“秩序井然”一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秩序井然”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乱的意思。
师:,你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来体会吗?
(学生读读词语的前后内容,很快不少小手举了起来)
生: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生:“秩序井然”就是没有拥挤,没有争夺。
生:“秩序井然”就是形容羚羊跃起时不拥挤,不争夺,很有秩序。
【结论】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借助文本,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受到情感陶冶,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六、调动想象、联想,拓展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麋鹿》
教学《麋鹿》中“颠沛流离”一词,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想象一下,自从麋鹿踏上西去的列车,流落到国外,它们会有怎样艰难的经历?
生:长期的旅途奔波让一些麋鹿累病了。
生:有些麋鹿不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生病死了。
生:麋鹿到国外经常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生活不安定,很辛苦。
师:“颠沛流离”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麋鹿过着艰难的生活,四处流浪。
这样,在想象中,学生理解丰富了“颠沛流离”这个词的意思。
【结论】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透过它们的想象,我们窥视到了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个个词语,更是一幅幅五彩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一部部精彩的电影,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语言的魅力。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