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向
2011-12-29
出版参考 2011年4期
商周:2011年致力提高出版社知名度
岁末年初,各家出版单位都在积极规划未来一年的业绩目标。据商周出版社营销企划叶彦希表示,在2011年会积极举办新书讲座,增加活动信息曝光度,让作者与读者有更多接触机会,提升出版社的知名度。
针对《商业周刊》成立出版部,出版台湾自制书,叶彦希认为,商周出版社与《商业周刊》是隶属不同的出版部门,资源是分开的,因此不会有资源抢夺的问题。
叶彦希指出,未来在宣传手法上将会利用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媒体的使用取向,并增加活动信息曝光度。在举办新书讲座方面,2011年3月起,每个月会举办2场以上的讲座,增加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同时提高商周出版社书系的知名度,避免读者把商周出版社和《商业周刊》作联想。
台湾年轻人爱读“轻小说”
据台湾媒体报道,比照书店通路的2010年度报表,以及公立图书馆的借阅统计数字发现,台湾人最常看的书是“轻小说”。所谓“轻小说”,是指一些在网络上流传,没有什么特定作者身份,通常内容大量重复,也很容易预期结局的小说。据了解,阅读“轻小说”已成为台湾年轻人的潮流现象。
有人认为,导致此风气的主要原因,是台湾教育衍生出来的看待阅读的态度。台湾教育体系里教导阅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的能力,而在于藉由阅读获取标准答案。因而形成年轻人未能认知阅读原是为了掌握大量客观的知识与经验,反而是单纯地视为可从书中直接取得答案。
台湾2010图书馆借阅率网络小说最高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图书馆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文学类书籍,网络小说独领风骚,作家九把刀的《猎命师传奇》勇夺文学类借阅率冠军;紧随其后的是大陆网络创作高手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台湾网络小说作家蝴蝶、大陆的何马、鲁班尺也都榜上有名。
台湾图书馆统计台湾各公立图书馆借阅数据,借书的主力年龄层在41-50岁,男女比例大约是4:6。台湾图书馆长曾淑贤说,整体而言,网络文学引领风骚,成为民众的阅读偏好,十大排行中,6本书籍是台湾和大陆的网络作家的作品,《暮光之城》的系列作品也都挤入前十大。至于非文学类的书籍,排名前十大的书单则是以实用性为主,第一名是由电视节目《百万小学堂》发行的《百万小学堂》系列图书。排名第二的是图文并茂的《脑筋急转弯》,以往热门的理财类书籍,在2010年的书单中,难得缺席。此外,武侠小说类出现双雄对决的局面,由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与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并列借阅排行榜冠军,而黄易的另一本创作《寻秦记》排位第三。
台北市中学教科书将推“一纲E本”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教育部门将2011年订为“阅读精进年”,推出五大方案推动全民阅读,在即将上路的“一纲一本、自办基测”,也将朝“一纲E本”方向规划网络版教科书,未来台北市的中学生,不仅只要念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且在线就可随时阅读,让学习零距离。
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展阅读要让孩子从不再害怕教科书开始,大部分的教科书内容都是雷同的,念越多只会残害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台北市推动的“一纲一本”为例,就是希望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学校也该引导学生看有意义的书,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
他也提及未来E化教学的方向,在未来规划中,2011年度电子书包计划将由小学向上延伸至高中。
香港课本分拆销售讨论陷入僵局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教育局与教科书出版界就课本与教材分拆销售的讨论陷入僵局。出版界要求2012年起新学制或修订版课本才落实,又引述小学界关注一旦强势推行,可能会造成“一塌糊涂乱糟糟”的局面。教育局响应,反对以任何形式延迟分拆课本和教材定价政策。
政府成立专责小组跟进中小学课本及书价问题,进而提出课本与教材分拆销售方案,一度要求在2010年9月推行,但迄今无法取得课本出版商认同。双方2010年勉强妥协,即两大课本出版商会属下会员出版的九成课本冻价一年,换取教育局同意暂缓一年实施。
不过,课本出版商坚持今年开始分拆销售不可行,担心出现乱局。一来未见政府详述计划和配套资源,二来学界和家长团体对分拆后的安排无把握。教育出版商会执委强调业界并无全盘否定分拆方案,但关注教育局为博取一时掌声,未作好充分咨询和部署就仓卒推行,最终造成四输(教育局、出版界、学校和家长)。
中英文教出版事业协会执委透露,早前应小学教育领导学会邀请,得以公开同教育局官员讲解分拆方案,结果显示学界普遍认为方案咨询不足并缺乏政府资源支持。
两个课本出版组织覆述其调查数据,显示九成受访中小学校长对方案所知不多,逾半表示校方无钱买分拆后的教材,超过八成更要求教育局以专款专用作为分拆的配套。两个组织两年来办了40多场活动咨询学界和家长意见,“家长对分拆无意见,但关注分拆后的教育质素问题。”
教育局响应指:推行课本、教材分拆定价是要理顺现时课本与教材捆绑销售的情况,藉“用者自付”原则来节流,创造降低课本价格的空间,减轻家长的负担。落实“分拆定价”后,家长只需付出购买子女所需课本的费用,而不必为课本以外的其他教学资源间接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