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营书店与数字出版
2011-12-29肖璇
出版参考 2011年4期
如果说数字出版在眼下还不能对纸质图书有什么冲击,那也是事实。只不过,如果因此而假装或者认真地高枕无忧那就大错特错了。大道理想来是不用多叙,单看国家对数字出版的大力扶持也感觉的到这是一股怎样的强劲力道。然而,在这样的潮流或是风向标的指引下,民营书店又该如何呢?
时下的数字出版,大多是以内容平移或者相关衍生方式为销售赢利主体的,数字阅读器似乎成为数字出版的代言人。而面对这样不知可行与否、不知未来如何的数字环境,笔者也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从来不认为数字阅读与民营书业无关,也就更不认为数字阅读与民营书店无关。只是不知道在过去的2010年里,生存着和关掉了的那些民营书店,是否能以更加开阔的思维和眼光来面对数字阅读的新兴。
首先,书店的作用是把内容以更好的方式输送到读者那里去,从而获得一定利润。但是,在出版品种、盗版、数字等等各方面都稍有欠缺的环境下,有不少书店似乎是感觉生存很困难的。尤其是年底关掉的国贸读易洞书店这样的美丽书屋,真是叫人心疼,殊不知,仅仅北京就有包括旁观书社等书店在内的众多民营书店依旧快乐地生存着。二者的区别,在笔者看来也许就只在于店主对自己经营的这家书店的心态,生活态度决定工作心态,从而影响最终的收获结果。
其次,且不论阅读环境如何,就行业的发展来看,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的最终目标仍旧是内容的传播和扩散。于是,除了数字阅读器的销售之外,民营书店在数字方面可做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读者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整理和分析,比如当地阅读趋向的总结等等,这些来自一线的内容,是可以帮助数字供应商们完善和调整自己战略方向的。所以说,当表面上的可视收获转化为可以创造新价值的资源时,自身的价值也必然会随之上升。
以上,是笔者从数字的角度对于书店、行业所作的一点思考。诚然,区区1000字是不足以讨论清楚民营书店与数字出版之间的联系和有可能存在的业务扩展性。但如果以此为思考契机,用开放且多元的思维来面对已然发生的环境变化和读者层次、心态变化,并最终转化为实际收益,将必定是一件书店、读者和内容提供方都开心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