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闻出版业发
2011-12-29刘佳
出版参考 2011年23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来了一股文化的春风,再一次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文化因素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新时期党对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所做出的一次全面的战略部署,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又一崭新的发展机遇。
一、向文化强国迈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事实上,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就一直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践行着追寻文化发展和破解文化难题的政治路径。从最初将文化建设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到后来十五大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对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以及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逐渐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
到了十六大,文化的作用力已然引起了来自各方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中国高层领导者的充分肯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七大更是对文化的作用以及“文化软实力”内涵进一步进行了扩展与充实。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报告中明确表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党和国家工作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并日臻完善。
今年,可谓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之年。3月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设为独立篇章,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在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会议强调,“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为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十六大对文化因素的特别关注到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再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长期战略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我们党逐渐把握了文化的本质性力量,实现了对原有文化表象化、局限性的思维定势的根本性突破,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功能有了一种全新的定位。
二、中西“文化逆差”与由此产生的“话语赤字”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相互交汇、相互借鉴的途径日益广阔,世界各国都普遍意识到文化力的作用。“文化软实力”不仅体现为一个国家在国内的舆论引导,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话语权的实力证明,因此,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将很大一部分精力财力投入到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去。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大力发展强大而又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使其发挥巨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效益,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做法。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繁荣的文化产业,早在1996年,美国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就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目前,其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重约在10%左右。美国也是世界上文化产品出口大国,凭借政治经济的强大优势,美国政府支持美国的文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并利用大众传媒和电子媒介,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贸易为载体,向全世界推广美国文化。迪斯尼、NBA、好莱坞大片等一系列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的成功运作,使得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以不可比拟的速度席卷了全世界。欧洲文化大国法国尽管在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方面不及美国,但其电影业、图书出版业和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也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其电影产量在世界名列第五。在世界出版市场上,法国堪称执全球出版业之牛耳,其年营业额200万法郎以上的出版社约400家,小型出版社3000家。长期以来,法国一直非常重视推进文化交流,与美国不同,法国更多地采用国家扶持的方式,以保护和复兴其引以为豪的法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在世界各地设立文化协会、开展文化交流计划等。
而我们的亚洲邻国,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建立文化立国战略方面也颇有建树。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其目的就是推出日本文化,把文化产业作为本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大力扶持。韩国是新兴的文化产业大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遭遇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为了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韩国确定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投入大量文化经费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却在国际舞台上依然扮演着一个文化产业弱国和文化输出小国的角色,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可谓翻天覆地,然而,“文化软实力”却仍然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75%,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距离仍然很大。以最具影响的国际文化贸易而言,数据的差距也是悬殊的,美国文化产品占据了国际文化贸易市场达42.6%的份额,而中国仅占1.5%。此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基本是以5-10倍的数字来呈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15倍。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全面提速,据商务部2011年10月19日最新发布的“十一五”文化贸易的相关发展情况介绍,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2.8倍和8.7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从2003年的9:1下降到2010年的3:1,图书版权逆差大幅下降,但从总体上看,对外文化贸易仍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对于中国来说,文化产品的出口,还是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
由于缺少国际竞争力、对外影响力,文化逆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国际文化贸易上的“经济赤字”,而且导致了中国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巨大的“话语赤字”。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着力推进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等,但中国文化向世界对外传播的能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魅力相比,相去甚远。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主要局限在自己的周边地区和周边国家,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知程度仍然不高,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仅仅局限于中国功夫、太极拳、舞龙等一些文化表层的东西。
三、中国应建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文化产品贸易上的巨大逆差,阻碍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阻碍了中国更多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话语”机会。在今天的全球传播环境里,传播技术的不平衡加剧了国际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在这种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强势文化国家的跨国传播必然构成对弱势文化国家的“文化渗透”。由于中国尚缺乏运用新闻为自己设置有利的国际新闻议程的能力,因此很难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国际新闻话语权,而作为一个处于相对弱势文化群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似乎总是在针对西方设置的负面新闻疲于奔命为自己不停地辩护,却很难掌握文化、传播的主动权。面对着文化交流的严重失衡,面对着本土的、传统的主流文化有可能面临被“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险,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充分运用信息手段的优势,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同时维护文化安全,抵御文化侵蚀与渗透,成为了当前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各种思想文化必将长期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间相互激荡、彼此碰撞,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国之间原先那种硬碰硬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竞争,越来越多地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替代,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必须从战略上考虑文化安全问题,中国需要建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中国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来推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闻出版业责无旁贷
新闻出版业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改革重要力量。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建设者,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新闻出版业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要从战略上保护新闻出版的文化环境
对当前我国的文化环境现状,我们首先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从目前来看,我国整个的文化大环境是民主开放、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并真正呈现出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但是,越是在这样开放繁荣的环境里,我们越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西方文化的渗透、价值观的较量仍然给我国的文化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必须要对我国文化环境净化的长期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建设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主动向外输出我国的政策、方针、文化、信息,同时抵制国外错误的意识形态、腐朽文化和歪曲的新闻报道,为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
2.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深入推进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
事实上,中国的图书、报刊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突破性发展,其中有的是实物直接输出,有的是版权合作,有的是直接到海外办刊。如:《于丹<论语>心得》签约28种语言,在法国一年卖出10万册以上,连续十几周登上法国外文引进版的排行榜;《狼图腾》版权售出25种语言,版税创下最高值。
期刊亦是如此,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年,其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地区发行,这是大陆地区唯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2002年,其日文版在日本上市发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在西方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2008年,其港澳繁体版诞生;2009年,其英文版面世。《中国国家地理》通过各种版本对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报道,让更多的国外读者了解到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其他期刊,如:《读者》《Women 0f China》等也在确保主刊发行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走出去”战略,形成多版本、多语种刊物出版发行,努力把中国先进文化传播出去。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然而,更多的图书报刊大多都在高调“走出去”之后便渐渐销声匿迹了。
因此,如何能够“走出去”,并能更长远地“走下去”对于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来说,是一个长期命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抓好“走出去”战略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努力为开展国际合作创造新体制与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传播中国的声音,不断推动新闻出版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外主流市场、国际汉文化圈和港澳台地区,让中国的出版业的品牌在海外生根发芽。
3.要巧妙运用传播手段,提升新闻出版的传播力
中国的新闻出版媒体作为媒介载体,起到的是一种桥梁的作用,其责任和使命就是传播世界先进文化,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因此,它们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进海外受众的心里,这就要求我们的出版人要深入研究海外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努力贴近海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海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一点,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有些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对外宣传往往注重的是高端的或精英的文化,轻视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但殊不知曲高和寡,越是高端,其传播范围越窄,传播效果越差,反之,则效果极佳。
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花木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以别样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将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念巧妙得融入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当中传递给中国的受众,这种方式是我们今后必须学习和加强的。因此,要提升新闻出版的传播力,就必须要巧妙利用现代传播技巧,运用国外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传播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符合受众口味的、经典的文化作品、新闻报道,必要的时候还要走“草根化”“通俗化”但不“庸俗化”“低俗化”的大众文化传播的路子,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新闻出版对外传播的吸引力,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认同度。
此外,中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当通过加强与全球性和区域性大型国际新闻出版媒体的合作,整合和巩固现有海外华文出版物营销渠道等手段,构建国际立体营销网络,推动更多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
4.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
新闻出版数字化、网络化是时代潮流,新闻出版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无线通讯等新技术,打造我们国家的数字新闻平台、数字出版平台,使传统产业加快向新兴产业结构转换;同时开发新媒体新载体新平台,技术上实现升级换代。
移动互联网是最近两年IT界和出版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超乎想象的发展速度,正深刻地影响着新闻出版的发展态势。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移动手持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上网本、iPad等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直接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新媒体通过占领终端占领多种传播渠道,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有人曾断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终端者得天下。
在此背景下,新闻出版业必须及时布局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从而让传媒媒体资讯最大限度的在新媒体终端上延伸,提高主流新闻覆盖力。目前,国内很多传统平面媒体已经做了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等几百家国内媒体都在苹果应用商店和谷歌电子市场推出自己的移动阅读客户端《南方周末》作为第一个跻身iPad全球新闻资讯应用前10名的中文媒体,目前在智能移动平台上的总用户数已经超过160万,在国内传统媒体中遥遥领先;《南都周刊》的iPad收费版推出之后发现,其超越时空界限的无缝发行优势,有效地激活了期刊发行量和影响力,“在付费购买的用户当中,海外读者占了绝大多数,而在过去,一本期刊在出版当天就能拥有一个远在北美的读者,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由此可见,新闻出版业只有跟上新技术升级更新换代的步伐,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和新设备,才能实现传播平台的不断扩大延伸,才能真正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做大做强。
5.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我国是出版资源大国,但远远不是出版强国,原创的世界性精品力作还不够多,能够产生较大国际影响的出版物还比较少,以期刊为例,今年10月21日《2011世界期刊创新报告》中文版在中国正式发布,这本报告集合了世界范围内顶级杂志出版商们最新的、成功的创新实践,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被誉为“是迄今为止,关于期刊数字化最新最全的创新路径指南”,然而,作为拥有9884种期刊、平均期数超过16349万册、总印数高达32.15亿册期刊大国的中国,却没有一个创新案例被提及。可见,中国的期刊在内容、语言、印制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还难以为国际读者所认同,我们必须在内容上进行提高。因此,新闻出版业要大力推动内容创新,打造具有时代精神与特点、能代表中华文化精粹和当代中国文化成就的精品、经典力作,推出更多代表中华民族永久记忆乃至世界永久记忆的各类出版物,创造出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
此外,无论对于国外还是国内受众来说,我们的新闻出版物内容要力求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近年来有统计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报道逐渐呈现出三大趋势,即硬新闻的比例下降,软新闻大幅上升;国际新闻比例下降,地方新闻大幅上升;重大新闻比例下降,贴近平民生活的亲近新闻上升。我国新闻出版界近年来所倡导的“三贴近”恰恰与此不谋而合,《读者》杂志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多年来它始终以“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为办刊方针,在内容上不断开拓创新,更加注重体现“人文关怀”,被誉为“中国人自己的心灵鸡汤”,从而使其多年来在期刊界长盛不衰,即便在目前平面媒体普遍萎缩的大趋势下,但其却仍保持着500万份的高发行量。可以看出,只有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内容,才会让读者感到贴心、可心,才会使出版物不仅有内涵,而且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新闻出版媒体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也给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基础核心部分的中国新闻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借这股强劲的东风,进一步做大做强新闻出版文化产业;如何巧妙运用传播新技术与技巧,重新书写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于世;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中国新闻出版在全球传媒与文化领域的发言权,如何用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将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系中国妇女外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