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家——朱光潜
2011-12-29徐岩涛陈法强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25期
名家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朱光潜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文艺心理学》《美学批判论集》《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黑格尔《美学》等。
朱光潜的文学作品,多为我们通常俗称的“议论文”,也就是他所说的“说理性散文”。另外,朱光潜的散文有长有短,但就是在一些短文中,他也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详细展示思路,把道理讲得清晰,透彻,到位,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朱光潜的说理性散文,喜欢化概念为形象,化思想为体验。他的散文“务实”,基本上都是经验之谈。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朱光潜先生的文章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如2008年湖南卷阅读题节选了朱光潜的《谈静》一文;2009年江西卷阅读题节选了朱光潜的《谈美》一文。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我们都不能不佩服他独特的审美眼光,渊博的学识,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的娴熟的写作技法。
选文1 踏踏实实做学问
“失败者”朱光潜的警告
我生平有一种坏脾气,每到市场去闲逛,见一样就想买一样。无论是怎样无用的破铜破铁,只要我一时高兴,就保留不住腰包里最后的一文钱,我做学问也是如此。今天丢开雪莱去看守薰烟鼓测量反应动作,明天又丢开柏拉图到古罗马地道下阴森曲折的坟窟中追溯“哥特式”大教寺的起源。我已经整整做过30年的学生,这30年的光阴都是这样东打一拳西踢一脚的过去了。
在现代社会制度和学问状况之下,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一个人总得在许多同样有趣的路径之中选择一条出来走。这已经成为学术界中不成文的宪法,所以读书人初见面,都有一番寒暄套语:“您学哪一科?”“文科。”“哪一门?”“文学。”假如发问者也是学文学的,于是“哪一国文学?哪一方面?哪一时代文学?哪一个作者?”等问题就接着逼来了。我也是屡次被人这样一层紧逼一层地盘问过,虽然也照例回答,心中总不免有几分羞意,我何尝专门研究文学?何况是哪一方面和哪一时代的文学呢!在许多歧途中,我曾碰上文学这一条路,说来颇堪一笑。我立志研究文学,完全由于字义的误解。在我幼时所接触的小知识阶层中,“研究文学”四个字只有两种流行的含义。做过几首诗,发表几篇文章,其至于翻译过几篇《伊索寓言》或是《安徒生童话》,就是“研究文学”?其次随便哼哼诗、念念文章或是看看小说,也是“研究文学”?我幼时也喜欢哼哼诗、念念文章,自以为做诗发表文章固不敢望尘,若云哼诗念文章即研究文学,则我亦何敢多让?这是我走上文学之路的一个大原因。
谁知道区区字义的误解就误了我半世的光阴!到欧洲后见到西方“研究文学”者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所有的准备,才懂《庄子》河伯望洋向若而叹的比喻,才知道“研究文学”这个玩意儿并不像我原来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不像我原来所想象的那样有趣。文学并不是一条直路通天边,由你埋头一直走就可以走到极境的。“研究文学”也要绕许多弯路,也要做许多枯燥辛苦的工作。学了英文还要学法文,学了法文还要学德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印度文等;时代的背景常把你拉到历史、哲学和宗教的范围里去;文艺理论又要逼你去问津于图画、音乐、美学、心理学等学问。
我这番话并不是要唐突许多在外国大学中预备博士论文者,只是向国内一般青年自道甘苦。青年们免不着像我一样有一个嗜好文艺的时期。在现代中国学风之中,也恐怕免不掉像我一样以哼诗念文章为“研究文学”。倘若他们再像我一样因误解字义而走上错路,自然也难免有一日要懊悔。文艺像历史、哲学两种学问一样,有如金字塔,要铺下一个很宽广笨重的基础,才可以逐渐砌成一个尖顶出来。如果入手就想造成一个尖顶,结果只有倒塌。中国学者对于西方文艺思想和政教已有半世纪的接触了,而仍然是隔膜,不能不归咎于只想望尖顶而不肯顾到基础。在文艺、哲学、历史三种学问中,“专门”和“研究工作”种种好听的名词,在今日中国实在都还谈不到。
这番话只是一个已经失败者对于将来想成功者的警告。如果不死心塌地做基础工作,哼哼诗念念文章可以,随便做做诗发表几篇文章也可以,只是不要去“研究文学”。像我费过二三十年工夫的人还要走回头来学编藤器做小儿玩具,你说冤枉不冤枉!
(选自《最受读者喜爱的文章大全集》,有删改)
含英咀华
这篇文章,作者现身说法,诉说了自己成长中的一段经历,谆谆告诫之情洋溢其中。虽然作者自称为“失败者”,但是他那虚怀若谷的高尚人格,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都在感动和砥砺着我们。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题目新颖,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引人入胜;二是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如开头把自己做学问比做买东西,后面把文艺比做金字塔;三是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思考练习
1.如何理解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坏脾气”这一词语的含意?
2.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
3.请联系作者的经历,结合文本的内容,谈谈现在的年轻人该如何走好自己的路,才不至于后悔。
选文2 解愁之法在于动
谈动
朋友:
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一般人欢喜谈玄,你说烦恼,他便从“哲学辞典”里拖出“厌世主义”“悲观哲学”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样来叙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觉如何了,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知之,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的哲学与人生观!我也些微领略过哲学家的教训: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慎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于爱;我景仰布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了呢?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谢谢罢,请留着这副“应该”的方剂,将来患烦恼的人还多呢!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这种事实在流行语中就可以见出,我们感觉快乐时说“舒畅”,感觉不快乐时说“抑郁”。这两个字样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用作形容词时,它们描写快或不快的状态;用作动词时,我们可以说它们说明快或不快的原因。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流行语中又有“闲愁”的字样,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有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拘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呢?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歌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看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印证: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欢喜自己打扫。每看到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过,霎时间混浊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坐,游目骋怀,乃觉有不可言喻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欢喜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有所谓烦恼么?
你大约记得晋人陶侃的故事。他老来罢官闲居,找不得事做,便去搬砖。晨间把一百块砖由斋里搬到斋外,暮间把一百块砖由斋外搬到斋里。人问其故,他说:“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他又尝对人说:“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其实惜阴何必定要搬砖,不过他老先生还很茁壮,借这个玩意儿多活动活动,免得抑郁无聊罢了。
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意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就在此祝你:
谈谈笑笑,
跑跑跳跳!
你的朋友孟实
(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含英咀华
本文是针对青少年的烦恼而写的。有句诗是这样评价少年与“愁”之关系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可以这样说,很多青少年的烦恼都是一种“闲愁”。为了不至于让人愁至生病,朱光潜先生便建议青少年们多动。所谓“动”,即孟子所谓的“尽性”。朱光潜先生所举的陶侃的例子,便是“尽性”之体现。而“动”,即“尽性”,是消减压力的最好方法。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心中的苦若不发泄出来,势必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在文章最后,朱光潜先生希望青少年都“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思考练习
1.从文中看,作者认为青少年易于发愁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一个中学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动”的理解。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