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人的精神栖居
2011-12-29李培芳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摘要:在儒家经世治国理想受挫时,寻找精神家园、追求自然本真成为封建士人的精神避风港,秦汉以后,儒、道更是中国文人双重性格的精神源泉。桃花源与盘谷,分别是陶渊明和韩愈的精神栖居。
关键词:封建士人;桃花源;盘谷;精神栖居
士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中国文化一本通》上有“士大夫”这一概念,它是战国出现的新概念,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魏晋六朝出现了士人阶层。晋代陶渊明和唐代韩愈就是典型的封建士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韩愈的《送李愿归盘古序》就是典型的士族文学作品。
陶渊明(365~427),其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已没落。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之志。但此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极值,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的受到打压。陶渊明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桃花源记》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桃花源,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韩愈(768~824)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年秋末,韩愈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后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
《送李愿归盘谷序》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进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作文以一吐胸中不平之气 。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出达官贵人、山林隐士和奔走之徒三种人,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友人的隐居之志大加赞赏。文章最后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综观陶渊明一生和韩愈一生,我们能发现二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一、年少时即饱读诗书,志向宏大。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之志。韩愈早年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都曾出仕,但仕途不顺。陶渊明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三十九岁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即解职而归。韩愈二十九岁从政开始,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后几度被贬,直到50多岁才有所作为。三、关心国事,憎恨现实。在门阀制度政治局面下,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与统治者最后决裂。归隐田园16年后仍旧关心国家政事。韩愈虽有满腹学问,政治上也很想有所作为,希望能得到赏识、提拔,但都未能如愿,久久地被当权者冷落着。在求官的生涯中,他饱尝了世态的炎凉,遭到了权贵的冷眼,牢骚满腹,愤愤不平。 为官期间,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
陶渊明与韩愈都具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而优则仕”、“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儒家思想观念,经过刻苦努力,他们均出仕,面对生活、面对生存、面对发展,为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而努力。可是,陶渊明生活在8328d32e49f92f99f13a785094b92296东晋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而韩愈也是多次考试,多次落选,多次上书,多次被冷落,在求官的生涯中,饱尝了世态的炎凉。二人虽然有儒家的坚持、积极、信心等对人世的热爱,但客观现实又使二人为理想不能实现而苦恼,激起了他们思想的波澜。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三十九岁时,他亲自参加了劳动,为彭泽令八十余日,即解职而归,坚决地走上了归田的道路。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由于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陶渊明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桃花源,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韩愈在京城听候安排时,他心情很不好。于是就借为友人李愿赠别的机会,用极为生动的文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激愤心情,揭露官场黑暗,抨击达官贵人的骄奢淫逸,讽刺卑躬屈膝、四处钻营以博取专权者青睐的势利之徒,称颂隐居者的可贵、可乐与可敬,创造了一片隐者盘旋的乐土——盘谷。可以说,在儒家经世治国理想受挫时,寻找精神家园、追求自在本真的道家思想就成为封建士人的精神避风港,儒道思想便艺术化地融合在了中国古代许许多多作品中。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韩愈笔下的盘谷,则是他们在理想不能实现时的精神栖居,让苦苦求索的士人暂得休憩。
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道家的社会哲学强调应对的智慧,适于人们在混乱的时局中休养生息的需要,同时也使得很多人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儒与道,是中国人的两件心灵外衣,常常替换着穿。中国古代文化犹如一艘双桅船,行进在历史长河中。这“双桅”,便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家的率性自然。秦汉以后,儒、道更是中国文人双重性格的精神源泉。桃花源与盘谷,分别是陶渊明和韩愈的精神栖居。
参考文献:
[1]刘亦发主编.《古文观止》.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2。
[2]石晓娜主编.《中国文化一本通》.朝华出版社.2008.2。
[3]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7.4。
[4]李山著.《先秦文化史讲义》.中华书局.2008.2。
[5]刘明华等著.《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中华书局.2008.6。
[6]林可行主编.《古代散文鉴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7。
[7]刘冬颖著.《庄子看人生》.东方出版社.2007.4。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育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