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

2011-12-29任光辉吴慧荣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摘要:本文以手工编织壁毯艺术在“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的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了手工编织文化在高新技术飞跃发展的当下所呈现出的样式与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手工编织;壁毯;价值取向;手工文化;价值取向
  
  手工编织艺术,在历史滔滔的河床中留下了深深的沟壑,它满载着人类的文明以跨越的新姿态走过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它如此古老,又如此现代,且语义表露得又如此亲切近人,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孕育出手工编织艺术的蓬勃生机。自2000年至2010年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和郑州四个城市成功举办了六届,“它以其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展览模式,为国内外众多有志于纤维艺术研究与创作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几百名中外艺术家的近千幅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纤维艺术创作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丰富的艺术语言,让世人看到了这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所呈现出的旺盛生命力①”。然而,现代纤维艺术则是由传统的手工编织壁毯艺术发展而来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已经历时六十多个年头,其间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手工编织壁毯艺术的复兴时期;70年代初到80年代以来的手工编织壁毯艺术脱离墙面发展成为立体造型的纤维雕塑阶段;再到90年代以来以纤维材料为媒材的空间装置艺术阶段,使纤维艺术由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纵观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历程,纤维艺术虽然脱胎于手工编织艺术且日益向着所谓的现代艺术靠拢。有许多手工编织者甚至放弃了编织壁毯制作的传统模式,争相从技巧和媒介材料的采用上寻求创新,彻底颠覆了手工编织的表现方法,似乎手工编织壁毯艺术已经退出了当代艺术的舞台。但是,我们从已经举办的六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依然可以看到,手工编织壁毯作品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占有着一定的数量,焕发出迷人的风采。通过研究分析这些手工编织壁毯作品所体现出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及其艺术价值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