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功能对等与英汉小说翻译

2011-12-29吕银平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摘要:“动态功能对等”是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本文中,笔者由动态功能对等这一翻译理论为主线,对黄源深(1994)和宋兆霖(1995)所译的《简·爱》译本的语言效果作出评论和分析,并对其中的误译做一探析,来说明“动态功能对等”对译者把握译文的指导作用和做为评价译文是否与原文达到对等的重要性。
  关键词:动态功能对等;《简·爱》;译文对比
  
  一、动态功能对等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动态功能对等是奈达在翻译《圣经》时提出的(1964)。他指出:“在翻译中,从一个语言向另一个语言转换,不需要一定对两种语言做到完全的对等。其目的要将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的行为习惯及文化相联系(Nida 1964:159)。换句话说,动态对等的译文要求在分析,转换和重组三方面向目的语接近(Nida & Taber 1969/1982:200)。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语读者的反应相同”。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能够总结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既原文中的信息要转换为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信息,并取得如原读者一样的反应。因此,译者所追求的是转换中原语信息的再现、语言的通顺和真实性以及译语读者的反应。对于两种语言微观上的差异,不做过分的强调,在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中,要对原文做以充分的再现。
  在中国,翻译批评家和译者对文学翻译的方法所做的阐述基本上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相关的是对语言的要求,原文的理解和审美的体现。最基本的原则是语言忠实,流利和对原文风格的再现,译者在译文中追求形式和内容上的对等。这样看来,我们遵循的原则与动态功能对等有着一致性。
  关于译文的评论茅盾指出:要从译文本质的问题、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从译本传达原作的精粹、风格的正确性、译本语言的运用、以及译者劳动态度和语言修养上来做全面深入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