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英国人民的歌》的前景化解析
2011-12-29陈红平曹丽娜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摘要:前景化理论是文体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给英国人民的歌》是雪莱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本文主要运用韩礼德所提出的前景化的两种类型即失协与失衡来分析《给英国人民的歌》一诗所体现出的前景化特征。
关键词:前景化;失协;失衡;特征
一、引言
前景化概念来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学派。后被语言学家应用到语言学领域。前景化理论是文本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总是有意识的使用一些手段达到前景化的效果,从而更加有利的服务于自己思想的表达。前景化是一种表达手法,通过分析诗歌当中的前景化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所以说,前景化对诗歌语言的分析是有价值的。本文选用了雪莱的《给英国人民的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诗在词汇,句法,语义等层面所出现的前景化特征。
二、前景化理论简述
前景化一词始于绘画领域,指的是绘画者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某种艺术形象通过凸现的方式把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从而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前景化”的概念来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所提出的“陌生化”这一概念。俄国形式主义的拥护者指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其它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在于文学有特殊的结构和表达方式。Viktor Sklovsij 指出文学语言:“为了打破感受的自动性,就需要采用反常化,创造出新的形式,使人们的感知从自动性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原初的准确观察中去,并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惊醒过来……并通过作品的各种形式更好地去感知艺术……”[1]前景化的理论是由布拉格学派的Havranek首先提出的。他主要分析了标准语言的前景化问题。而布拉格学派的穆卡洛夫斯基(Mukarovsky)在《标准语言与诗歌语言》一书中提出:“前景化是自动化的对立面,是行为的非自动化,某个行为越是自动化,受意识支配程度越低;而越是前景化,该行为越是有意识的,前景化就是出于美学的目的而对标准语言常规的有意违反”[2]。随后雅格布逊提出了投射论和等价原则。等价原则开始关注诗歌中符合常规的结构,同时这些结构出现的频率和范围大大超过了正常的情况。这与先前所研究的偏离有所不同,雅格布逊是从诗歌语篇中的平行结构重复使用的角度来研究前景化,他为前景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英国的文体学家利奇(Leech)总结了穆卡洛夫斯基和雅格布逊的研究提出了组合前景化和聚合前景化。功能学派的韩礼德也提出了一种前景化的文体观。他提出了两个新的术语失协(incongruity)和失衡(deflection)来代表偏离和平行。失协指的是某些语言运用偏离了正常的语言运用规则,从而产生了结构上不规则的语言,或不符合逻辑的语言,或把属于这一领域的语言转到另一个领域中去。失衡指某个或某类语言特定的出现频率超过预料出现的频率,从而出现了超规则现象(over-regularity)。本文采用韩礼德对前景化的界定。
三、雪莱及《给英国人民的歌》
雪莱是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主要集中在三个主题上:社会、人生及自然。其中政治抒情诗在雪莱所创作的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雪莱也成为了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雪莱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的革命战士。他把诗歌当作是反专制,反暴政的有力武器。激励无产阶级争取自由与平等。雪莱虽然出生于英国富有的贵族家庭,但是年轻时就受到无神论自由思想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他成长于英国国内工人斗争和欧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的发展起来。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权利而与资产阶级展开了斗争。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但遭到了野蛮的镇压。雪莱对此十分愤怒为此他写了几首诗来表达他对当局镇压工人游行的抗议。《给英国人民的歌》就是其中的一首。[3]《给英国人民的歌》一诗共有八个诗节。每一个诗节是由四行组成的。每个诗节中的句子都很短小精悍。本诗抓住了经济剥削这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