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意图存在形态

2011-12-29向沁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意图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因为对人的社会行为意图的认识,事实上已经成了人们认识自身社会行为的性质、认识行为发生的原因,以及认识人的社会行为形态与行为结果何以如此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旦了解了行为的意图,往往会加深对这种行为实质的认识和理解。文学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意图,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对文学意图的研究与了解,同样也可能加深对文学活动的性质、文学的创作与接受过程、文学活动的社会效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同时也能对我国文艺理论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以来,不知什么原因,文学意图却很少得到我国以及国外的文学研究者们应有的重视。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虽然开始关注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读者的接受意图,并对此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不是对文学意图的研究,真正的文学意图的研究,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正面展开,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理论研究的一大遗憾。
  文学意图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工作,它也是一项十分浩大而复杂的学术研究工程,而这项工程的完成,则将有待于人们的共同参与。本文的任务只是提出“文学意图”这一概念,以引起广大读者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准备从文学存在形态方面作一番粗浅的探索,以图抛砖引玉。
  并非所有具体的文学活动都直接体现着文学的整体意图,也并非所有的文学文本都直接地表现着文学意图,有更多的文学活动、文学文本似乎与文学的整体意图无关。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作家、读者在从事文学活动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文学意图”这一问题,一些文学文本也似乎没有直接地反映出“文学意图”。这种现象其实并不能说明文学活动没有意图,相反,它却暗示我们,文学意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的存在形态不是一种单一的、显然的,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可感性。
  具体而言,文学意图主要以显在的形态和隐在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所谓文学意图的显在形态,是指人们在从事文学活动时,其意图不仅在文学活动者的心中以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态呈现,而且这种意识形态也常常表现于其文学文本中,一般的文学接受者几乎可以直接地感受到它的存在。简言之,这种文学意图的存在形态是一种具有明显可感性的存在形态。
  当文学意图以显在形态呈现时,其对文学活动的影响是明显而巨大的。当作家怀着这种自觉的文学意图时,在其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将会自觉地肩负起高度的社会责任,具有某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同时,作家的创作立场也会明显地偏向于某一端,带上鲜明的政治色彩。他们或以某一阶级的代言人的身份,或以时代精神的化身,或以某一民族的喉舌,或站在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使自己的创作活动突出地表现出文学意图。巴尔扎克曾说:“活在民族之中的大诗人,就该总括这些民族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该成为他们时代的化身才是。”黄药眠先生也说:“我认为衡量一篇作品之是否有人民性,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作者的立场,即他是不是在那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站在进步的立场来处理题材,反映生活。”
  一旦作家怀着某种自觉的文学意图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时,其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也会带上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在曾经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比较注重文学的思想倾向,并以此作为评判其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这样一来,作品的思想倾向的正确与否,就直接地与作品自身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这里,我们并不想否定作品的思想倾向性,也不是说带有鲜明思想性的作品,其艺术质量就一定不高,其实,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一些伟大的文学家的经典作品本身就是明证。
  文学意图的显在性形态之所以存在,既与单个的文学活动者有关,更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当国家的高层人士意识到文学意图与其政治、法律、道德等有着重要联系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行政措施,对文学意图加以强力牵引,使之与政治、法律、道德等形成一种意识的合力,来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与此相应的是,一些作家、读者、批评家,也会敏感地意识到文学意图自身的价值及与政治、法律、道德等之间的关系,出于国家的需要,出于对社会稳定和谐的考虑,或其他一些原因,也会自觉地行动起来,加强与政治等一致的社会合力,推动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活动向政治、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靠拢。在这样两大力量的合力推动下,文学意图就自然会浮出水面,以显在的形态呈现出来。
  在更多的时候,文学意图总是潜隐于作家的内心深层,有时甚至还潜隐于作家的无意识中。尤其是文学活动的根本意图,更是如此。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时,也许他自身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文学意图的存在,他只是在自己内在情感的驱动下,进行创作。所以,许多作家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都很少能讲清自己创作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文学意图的隐在性,常常使得许多文学文本中所隐含的文学意图显得更加模糊而缥缈,这种意图的隐在性,就有可能导致人们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文本中隐含的意图的把握,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读或曲解现象,有时读者的理解与文本的隐含甚至会完全不同。加西亚·马尔克斯与门多萨有一段关于《百年孤独》创作意图的谈话:“门多萨:你在着手写《百年孤独》的时候,请问,什么是你的创作初衷?马尔克斯: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门:许多评论家说,你这部作品是对人类历史的一种隐喻或讽喻。马:不是这么回事。我只是想艺术地再现我童年时代的世界……要说有什么更加复杂的创作意图的话,那也是不自觉的……评论家和小说家完全相反,他们在小说家的作品里找到的不是他们能够找到的东西,而是乐意找到的东西。”
  文学意图的隐在性形态,对人类的文学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上说,这种文学意图的潜隐,会消除人们对某种过分的政治或道德意图的渲染所产生的逆反情绪,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接受文学的根本意图,从而增强艺术的社会功能的发挥。从微观的角度上说,这种影响力无论是对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对读者的文学接受都同样发生着巨大的作用。一个作家在其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时,由于文学意图的隐在性,其文学意图就有可能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潜在的、同时又可能是不可抗拒的牵引力,使作家的创作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悄然朝向文学活动的根本意图指向发展。而潜隐于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意图,使得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化为无底深渊,从而为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想象域。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条件,对文学内容进行无限的再创造,从中获得某种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文学意图的隐在性,对读者的接受过程的影响更为巨大。
  值得强调的是,人与社会都是十分复杂的,人的内心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其复杂程度完全超越了人们想象的边界,这就注定了“和谐社会、安顿灵魂”的文学意图的最终实现,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轻而易举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是,这并不等于文学就应该因此而改变自身的根本意图,臣服于实现意图道路上的种种艰难。相反,正因为我们知道这种复杂,了解这种艰难,才努力地确立文学的这一意图。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这样,人类一切文学活动的意义才会显得更加光辉灿烂。最后,我们将引用俄罗斯著名作家柯罗连科在《火光》中所说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努力划桨。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作者单位: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