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题作文训练引发的思考

2011-12-29韩凌燕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摘要:作文评价标准是个多元的系统,我们对一篇作文做出“好”与“坏”的评价应该是有确定目标的。即使是同题作文,评价的标准也因为评价的对象不同而要有差别。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具体细致是文章成功的基石,立意是区分作文等级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同题作文;评价标准;细致;立意
  
  所谓的同题作文训练,就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同一作文命题的训练。最近,我在培训课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几次这样的训练。
  我所选择的学生分别是小学三、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我出的题目为叙事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以及以“雨”为话题的写景作文。我在课堂上对于叙事及写景的基本技巧进行了讲解,然后布置学生作文。我分别在选材、叙事、描写手法、语言、立意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文章进行评价。总的看来,低年级与高年级相比,选材不够开阔,思路展开面不够宽,叙事描写不具体,缺少立意或无立意。但我也在同题作文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在我选定的学生中,小学高年级(主要是五年级)的学生与初一比在作文评价的几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明显好于初一学生。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注意。
  作文评价标准是个多元的系统,我们对一篇作文做出“好”与“坏”的评价应该是有确定目标的,否则就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同样是对“雨”的描写,低年级的学生把“雨”写得形象生动就是好作文了,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完成此目标还不够,还要写出自己对“雨”的独特感悟。这是立意的要求,而如果对低年级的同学也做此要求,恐怕会令孩子们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了。
  所以,即使是同题作文,评价的标准也不可能一样。因为评价的对象不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评价体系。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把这些评价标准告诉学生,并针对这些设定学习内容,分阶段设定教学目标,如:选材,思路要开阔,不同的文体选材的技巧也会有所不同,那么一篇好的文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选材的开阔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同样是对“渔歌子”的改写,有的同学局限在词中给定的“物”上,而有的同学能根据词中的时间、地点再次想象,描写了其他词中所没有的“物”,文章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具体细致是文章成功的基石。高年级的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较低年级学生强,但是,如果做不到细致具体,语言再成熟,再有色彩都没用。不细致表现在叙事作文上,就是叙事过程太粗、描写不具体;表现在写景作文上,景物描写不具体。如果我们选材上做到了丰富,但因缺少具体的细节,只能做蜻蜓点水的飞,这篇作文同样不会富有魅力的。细节决定成败,想做到具体,就要多关注细节。请看下面的文章:
  我听见了,脸上的睡意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姥爷还在拿着铁棍一心一意地烧炉子,火并不太大,而火光照在姥爷的脸上却异常明亮!他那清瘦的脸 深深地把我打动了,我第一次感觉到姥爷是那么的弱小!
   《留在心底的风景》赵凌
  
  雨中,突然开出一朵粉色的花。这花怎么这么熟悉?那是妈妈的雨伞。妈妈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捂着怀中的饭盒。雨哗哗下着,打到地上,打到伞上,打到妈妈身上,惟独没有打到饭盒上。妈妈向我跑过来,脚踩在水坑上,溅起朵朵水花。妈妈的裤腿湿透了,可她看都没看。妈妈把饭盒从怀中拿出来,递到我手上。我一摸,饭盒是热的。可妈妈的手,已经像冰一样凉。
  《留在心底的风景》吴秉泽
  
  夏天到了,我比较烦躁。带着烦躁的心,度过这个“愁似雨,伤似霜”的夏天。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天气,妈妈那个粗糙的手掌重重的打在了我的脸上,那灼热的感觉让人不舒畅。我穿上衣服,冲出了这个家。
   我在湖边散步,可仍不舒畅!我走到莲花池旁,昨夜那一朵盛开的白莲,现在却凋零了,昨夜还含苞的红莲,现在却盛开了,在绿叶中亭亭玉立。
  雨又下起来了。我躲在池旁的小屋里。我看见红莲被打得左右摇晃。突然,它旁边的一片荷叶倾斜下来了,雨滴只能打在慈爱的荷叶上。雨越下越大,可红莲却不摇摆了。
  《留在心底的风景》 邓昕宇
  
  以上三段文字选自一次同题作文训练中,作者是小学高年级的同学。这三段文字在细节上善于捕捉,前两篇抓住了人物细节,后一篇抓住了景物细节。几段文字不仅叙其事,还绘其形,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文章因为有了细节更加具体生动了。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同的年级增加更多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更有信心,也能有针对性的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立意是区分作文等级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不仅仅是把作文写具体细致,还要把作文写出思想的火花来,比如,对叙事描写类的文章来说,不仅要写形象生动,还要写出自己的感悟。请看下面的文字:
  人心也一样。在混沌迷蒙时,何不尝试下一场雨,洗刷一下心中的灰尘。在不知何去何从时,何不看一下雨后的风景,体会人生。
  《雨悟》吴秉泽
  
  人心如湖,方在平静时映出万物,谁见湍急的河水映出人影,惟有平静的湖面才能映出世间百态,我们不必再喧闹的地方寻找,平静下来,静静思考,才能感悟人生。
  人生如水,急则浑,静则清。
  《湖之春》吴秉泽
  
  这是几篇在同题训练中写得很成功的学生作文,原因就是文章的作者不但把雨描写的很形象生动,还把自己对雨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写了出来。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显得更有深度,更吸引读者去思考。文章的立意直接显示着作者思想的光芒,如果能让读者同样沐浴在思想的光芒里,无疑作品的意义就很深远了。再看下面的文章片段:
  那个男老师听了转身刚要走,李雨欣一好友郑佳欣小声说道:“你不看看自己长那肥样!”那男老师听了,当即转了过来说:“你说谁呢?”老师的脸上的颜色变得和煤球一般,脸拉得老长老长!郑同学呆住了,随即她的好友我班第一号大肥徐之肥说:“说我呢!说我呢!没说你!”全班哄堂大笑,但可见同学义气之深,朋友之棒,反应之快,在风雨中互相帮助,不论大风大雨都会战胜!
  《风雨中的学校生活》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姑且不论他对文题“风雨”的理解是不是正确,但就文章的立意看,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认识问题出了毛病,很大的毛病。我把这种情况叫“问题立意”。在考场上最怕出现的就是问题立意,这样的作文,反映出作者对事物的观点态度都存在问题。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有同学写“妈妈”,为了突出母爱这一主题,她选择的事例是妈妈拼命出入美容院,为的是怕她以后嫌弃;还有同学写妈妈工作很负责,单位规定上班时间不允许带孩子,但妈妈为了他,硬是违反单位的规定,当领导批评妈妈时,妈妈甩出1000元钱,说:“不就是罚钱吗?”而当他看到此情此景时,他被这深深的母爱感动了。这些问题立意的作文都来自初中的同学,而上文我列举的“雨”的文章片断却是来自于小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小学生的认识问题角度和深度竟然比初中生强!这是我在几次同题作文中发现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作为教者的我的思考。
  思考一:学生的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不容忽视,要教会学生懂得爱,让他们学会宽容、谦让等等美德,而绝不是空喊口号。
  思考二:学生们缺少人生历练,看问题比较幼稚,怎么弥补不足?多读书,从阅读中去感受和思考,提高思想深度。
  思考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要抓住时机适当引导点拨。一般小升初后,学生很不适应初中的作文思维,主要原因是初中作文的思想性要求高了,如果在小学阶段进行必要的准备,学生会在很短的时间完成这种过渡。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