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文学艺术的作用
2011-12-29姚晓燕于静之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4期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文学艺术具有别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文学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其发挥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而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学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文学艺术;和谐社会;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努力奋斗。而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领域,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心灵的文学艺术,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大有作为的,因为无论是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甚或是人的自我和谐,归根到底离不开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需要通过在人的心灵深处产生精神震颤、情感陶冶才能最终实现的。
一、文学艺术的作用
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对人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文学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别的意识形态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文学艺术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认识作用。文学艺术作品用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历史和现实生活,描绘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道德风尚,各阶级、阶层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就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世界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
(二)教育作用。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不是对社会生活纯客观的反映,而总是寄寓着作者一定的社会理想和追求,表现了作者的世界观、政治立场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评价,给人以教育。要求人们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三)审美作用。文艺工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塑造优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艺术趣味和审美观点,提高人们识别是非的能力。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产物。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认识的工具。
综上所述,文学艺术的三大作用分别体现了它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善、美是人们生活中所崇尚的道德品质。由于对生活真实性的遵循,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抑“恶”扬“善”给读者所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影响,使得真、善、美成为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同时,也是文艺理论批评的重要衡量尺度和最重要作用。文学艺术所追求的真善美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学艺术真善美的追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如上所述文学艺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是激励人们的斗志,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文学艺术真善美的追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文学艺术对“真”的追求是三大作用中的关键
“真”,即真理。要真理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就是追求真理。中国要有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让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更为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文艺界要提倡讲真话,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鼓励人们去追求真理。“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恩格斯说:“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这就是说,“真实”的描写,可以达到“历史理性”的要求。因此,“真实”可以说是衡量一部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也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文学的生命。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就断言:“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2]高尔基也说过:“文学是以其真实而才伟大的一种事业,所以关于文学必须得讲真实。”所以文学追求真,就是要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就是要讲真话。如果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虚假的,别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文学艺术对“善”的追求是三大作用中的生命
“善”,就是要 “德政善举,政在养民”,这是《尚书》里的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的话,都是讲“善”。我们今天强调“善”,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团结互助、讲信修睦;就是提倡每个人要为他人、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树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是鼓励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意志,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所以,文学要格外关注人性、人道、人文关怀。作为善的终极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各个民族各个时代优秀的作家作品,都无不高扬人文精神。虽然他们对社会生活把握和反映的方式异彩纷呈,有的是写实的,有的则是虚幻的或象征的,然而其共同点则是,在他们对生活的富有历史精神的肯定与否定、赞美与贬斥、同情与厌恶,乃至于困惑、无奈的情感态度中,寄遇着艺术家们特有的“悲天悯人”情怀。列夫·托尔斯泰在谈到作家的责任时说:“他是经常地、永远地处于不安和激动之中,因为他能够解决与说明的一切,应该是给人们带来幸福,使人们脱离苦难,予人们以安慰的东西。”[3]巴金说他的小说都凝聚着强烈的情感,矛头是指向“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4]以我国为例,翻开文学史,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苏轼、陆游、辛弃疾,哪一位名垂青史的诗人没有留下他们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伟大诗篇?关汉卿的戏剧大多献给了社会底层的弱女子,对他们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赞美了她们至死不渝的反抗精神,其动天地泣鬼神的人文呐喊至今仍在艺术舞台上回荡。前几年出现的由小说改编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产生过强烈的社会反响,究其原因,也是与它的平民意识及其体现的浓郁的人文精神分不开。所以文学艺术家要积极反映和大力弘扬那些善的事物和行为,才能发展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保障人权与自由,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文学艺术对“美”的追求是三大作用中的极致
“美”,即美好、生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追求美的民族。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特别突出的反映。三千年前的《诗经》,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抒情诗,它的许多作品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要求。屈原的诗作中呈现的充满神奇想象的瑰丽灿烂的画面,陶渊明诗歌中那种让人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李白笔下的让人顿生崇高之感的祖国的壮美河山,以及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优秀作品展示的人物美、人性美、人情美,都会给人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当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优美的篇章。我们应该继承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美的珍品,使我们的社会更美、更和谐,而和谐,不正是美的一种极致吗?文学艺术的美包括以下几点:
1、艺术形象的生动性。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只有形象生动的作品,才会产生艺术魅力。《红楼梦》之所以脍炙人口,正得力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在写景抒情的作品中,也只有把景物描绘得气韵生动、灵气飞扬,把情感抒写得细腻诚挚,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获得读者的喜爱。
2、性格的典型性。在叙事的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必须符合典型化的法则。只有努力地塑造出典型环境中富有特征与魅力的典型人物,才能达到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深入开掘,也才能把读者带入一个虚拟的诗意世界,得到美的感受。在抒情的作品中,则要刻意营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彰显出作品的美的韵致,让读者深深陶醉。
3、情感的真切性。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情感表现是否真切,直接关系到其艺术价值的实现。感情虚假、矫揉造作的作品,使人看后别扭,当然不能感动读者。只有那些感情真挚而又表现得自然的作品,才能引起共鸣。这里,感情的真实性固是问题的关键,但也不能忽视艺术表现技巧方面的因素。
4、艺术形式的独创性。艺术形式最忌重复,贵在新颖独创,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根据表现新内容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式来。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表现手法,都应该有新的创造,形式的独创性实在是文学作品艺术性的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文学艺术的出现与发展,是与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同步的。在当下,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种吁求。文学艺术是离不开人民的,文学家应该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因此,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发扬文学艺术的功能,高扬起真善美的旗帜,鞭挞生活中的假恶丑,是每一个有正义良知的文学家的应有选择。虽然生活并不等于文学艺术,而且生活中的种种丑恶也确实令人难以面对,但既然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必然会对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就有理由要求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作为精神领域的耕耘者,一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以不断创作出张扬真善美的文学作品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3—674页。
[2]巴尔扎克:《〈故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巴尔扎克论文学》,王秋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页。
[3]列夫·托尔斯泰:《谈作家的责任》,《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13页。
[4]巴金:《探索与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5页。
[5]温家宝:《文学艺术与真善美》,《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9日。
(作者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