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人文关怀体验享受学习
2011-12-29张振强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一、 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6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盒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或大或小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二、 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前面提到的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他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我班建立了“值日班委管理制”,自周一至周五,都有专门的值日班长负责记录每天的常规管理情况,并在第二天汇报至班长和班主任处。这不仅加强了同学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规范意识,也有利于班委对班级的常规管理。
三、 学优生的培养
获得高分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研究表明:“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其他人并不难学到手,主要有以下10项:①以学为先,学习先于娱乐。②随处学习。③讲究条理。④学会阅读。如学会快速阅读,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⑤合理安排。再晚也勉励自己当天完成作业。⑥善做笔记。⑦书写整洁。⑧及时提问。⑨学习互助。⑩自我测查。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再复习。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尖子生还有一条无密可言的“秘诀”,那就是:家长的影响。他们的父母诱导孩子从小热爱读书,并提出合理标准和严格要求,千方百计激励孩子刻苦学习。其教子之方用一句话概括是:向孩子灌输责任感,让孩子自己化责任感为行动。
四、 后进学生的管理方法
(1)不当众亮相,不“掀底”“揭短”。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切忌“掀底”“揭短”,教师要真正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理解,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做到语气平和,态度温和。这样,后进生才能从思想上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改正缺点错误。
(2)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事实证明,每个后进生身上总有一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正是教师做后进生思想工作的切入点。教师要像沙里淘金一样,细心地发现这些闪光点,并创造一定的环境,让后进生展示自己的长处,享受成功的快乐,树立起自信心。教师如果对后进生一味奚落、挖苦,只会使学生产生被严惩的自卑感。
(3)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教师如果只看到其一时的表现好就放松思想教育,那么就会前功尽弃。教师要时时关注他们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想出根治的办法来。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时刻在注视着自己,时刻都在呵护着自己,从而激励他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正身上的缺点错误。
(4)创造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经常与问题学生谈心。对于作业不完成,经常迟到,自习课爱讲话,不能认真做好值日,经常有违纪现象的学生,除了平时经常督促,还分别进行重点谈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宽容他们但不放纵他们。另外,还与家长通过各种形式经常联系,如建立家校联系本、问题反馈表、校讯通的短信平台、致家长一封信等,取得家长的支持。同学们在充分认识自己错误的基础上改正错误,不断地提高自己。
五、 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师生良好的心理行为定式的形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所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教育。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营造我校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班级的文化品味,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全面推进赏识教育,特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1)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和谐、赏识、科学、创新。
(2)班级文化建设整体构想。①主题力求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赏识教育理念,着眼于班级整体,集中体现一个中心,力避随意性,确保系统性、科学性、审美性。②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挖掘班级内涵,突出个性,形成班级特色。③内容力求丰富。班级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营造,既重视室内文化环境建设,又要重视动态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班级的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3)班级文化建设方案。①班级文化理念。从深层次提炼班风、学风,用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校园语言代替“不准”“不许”“严禁”一类生硬警告,使每一个同学每时都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②室内文化建设。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班级在布置室内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赏识、文明、学习、和谐等方面的名人佳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班风。可以精细装饰,做足文章,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目的。③班级文化活动。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读一本好书——与高尚的人交流,陶冶思想情操。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赏识故事征文比赛活动,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让班级充满友爱、向上的氛围。④室内综合环境。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桌凳摆放整齐、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有序、门窗干净明亮。
总之,要高品位地优化班级环境,体现“赏识教育”的育人理念,要把班级文化特色渗透在学生活动的各个过程、细节之中,发挥其育人的持久性特点。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