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模拟实验教学
2011-12-29孙明菊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摘要:中职会计教学要实现当前的培养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全方位模拟实验教学转变。本文立足目标,阐述了会计实验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会计;实验教学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会计教学应当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转变,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向全方位实验教学转变,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模拟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 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意义
(1)会计实验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会计课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较强,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能力、处理实际问题技能的学科。学生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上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全面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2)会计实验是会计理论与实践全面、迅速结合的有效方法。当前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很务实,要求应聘者一经录用立即从事工作。因此,开设会计实验课,通过模拟、仿真的财务资料学习操作,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快速地掌握各部门生产经营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教学时为学生指派角色,演示原始凭证的制作、传递、记录等,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的兴趣,体会会计记账的精妙之处,还能强化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关系的认识。
(3)会计实验能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会计实验教学改变了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的枯燥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4)会计实验有助于毕业生就业。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败。我们会计教育必须重视会计实验教学,要让学生通过会计实验的“实战演习”与“强化训练”,成为一个有经验、有实际能力的会计工作者。
二、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是一项广泛而具体的应用技术,会计模拟实验要在整个学生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
(1)让模拟实验贯穿会计教学的全过程。在基础会计中可插入分段模拟实习,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也便于将模拟实训与理论进行合理结合,使学生学习理论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通过进一步学习有关会计知识,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学生通过动手将会计知识转化为自身处理经济业务的技能。毕业前,进行分岗位和会计电算化实习,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后应对繁杂事务的能力。
(2)建立完善仿真模拟实验室。会计部门通常是一个单位的机密部门,学生到单位实习很难了解一个单位的整个会计系统,很多单位也拒绝接受前来实习的学生。这样学生主要靠通过模拟实训获得经验了。因此,建立完善的模拟实验室就显得龙为重要。完善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应配备仿真的会计办公家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仿真的钞票、票据、单据,全真的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仿真的企业、银行、财务专用印章,四围墙面挂有会计职业规范、岗位职责以及各岗位工作流程图等。力求将较真实的教学资料引入课堂,创造仿真的会计环境,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3)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有些教师常年从事会计的理论教学工作,缺少从业经验,实践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在实训课的教学上缺少列举实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聘请具有较深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校讲课,提高在校教师会计实践水平。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应长期聘请一线的会计人员兼职任教。一方面,教师真实的经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最新的会计发展成果介绍给学生,更好地指导学生会计实训。
(4)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签订实习合同,减少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陌生感。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全方位提升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为财会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能使其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接触新鲜有趣的实际,并发现、弥补自己知识上的欠缺,提升他们对会计知识的认识,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
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在走出校门之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验教学装备好自己,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
(洛阳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