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体会

2011-12-29周裕昌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摘要:《室内装饰设计》课程教学中,装饰卫生间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的地方,但卫生间的装饰设计正日益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重要标准。色彩在室内装饰设计因素中,最容易为人所感知和注意。
  关键词:装饰设计;色彩配置;教学体会
  
  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被忽视的卫生空间,在近几年的住宅装修趋势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将卫生间的装饰设计效果作为衡量住宅品质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以下两点,加深学生对于卫生间装饰的理解与认识。
  一、 让学生了解色彩配置
  通过色彩构成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的视觉感知过程中,色彩是最容易为人所发现和注意的造型要素。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卫生间重要性的同时,作为《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就应当讲授一些如何创造舒适且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卫生空间。当然,在室内卫生空间设计和装饰时,必须把握一些基本的设色原则和配色方法,才能使空间的色彩搭配达到预期效果,更加完美地表现个性。在家居卫生间的设色原则中,首先是单纯、明快的原则。家居卫生空间相对狭小,可需要放置的物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若背景色彩过于鲜艳多变,则会引起人视觉疲劳,也会使空间显得更加拥挤零乱。其次是清洁性的原则。人对卫生间中的污迹有着特殊的厌恶感,在色彩选用时要避免使用“自来脏”“自来旧”或容易误认为脏的色彩和图案。因此,清洁原则是卫生间内尤为关键的设色原则。第三是整体协调性原则。在卫生间中,色彩搭配上应尽量减少色彩对比。另外,由于人在家居中的活动具有一定延续性和关联性,其整体协调性还表现在住宅中的卫生空间与其他相邻空间或相邻卫生间之间的色彩的关联性和统一性,所在空间色彩差异不宜太大。在家居卫生间室内色彩设计程序中,首先应确定主调,明确所需要营造的气氛,由此来确定便器、浴盆、洗脸池等设备的色彩。因为卫生间内设备一般是固定的,不常更换。其次,配合设备色彩来确定墙面、地面、顶棚色彩。墙面的色彩起衬托卫生设备的作用;顶棚色彩可和墙面一致或明度更高;若卫生空间高可设墙裙,如果空间面积较小,地面可选取小方格形、小圆形或弧形色彩图案材料,从而产生视觉上的空间膨胀感。
  二、 让学生学会选择材料
  材料是表达设计要领的必要途径,任何材料都有着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如粗糙、光滑、透明、坚硬等。在家居卫生间的材料选择上,一般要注意几点:①耐水性。家居卫生间内的材料选择不仅要耐水,而且要防水渗入(如果在卫生间内安置电话、音响类设备尤须注意)。另外,卫生间内常用化学性洗涤品,耐药性也是材料选择的要点。②保洁性。材料本身不具吸附性,要求抗污性能强。③安全性。主要是人的行走防滑和防止常易沾水的光滑台面上的物品滑落。由于卫生间内的设备、材质与人的皮肤直接接触机会多,所以应尽量选用无毒、无核放射性的绿色环保材料。另外,玻璃制品一定要装牢,且外露边角必须倒磨。④经济性。也就是说应结合空间尺度来选择材料规格,特别是选择高档材料时,应尽量注意低耗费率。
  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住宅卫生间不再是单纯清洁身体的场所,而是一个松弛身心、锻炼身体、恢复精神的场所,势必会将文化性、传统性的理念引入住宅卫生间的设计,以创造富有个性的精神享受空间。所以,在《室内装饰设计》的教学过程当中,应适当加大装饰卫生空间的讲解与实践,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以满足人们对于卫生空间日益严格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燕珉.现代住宅设计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