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架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桥
2011-12-29许燕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摘要:当前,有的初中学生讨厌老师,有的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顶撞老师的事情也常有耳闻。教师如果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经常与学生谈心沟通,并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再加上对工作的责任心,一定会赢得同学们的理解与支持的。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也就会不期而至。
关键词:平常心;谈心;责任心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当前,有的初中学生讨厌老师,有的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顶撞老师的事情也常有耳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下面,我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架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桥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宽以待人
出于“恨铁不成钢”的考虑,教师往往对任教班级的学生要求过严,对后进生常常采取批评、训斥、责骂的态度,甚至还会体罚学生,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殊不知适得其反,部分后进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青春期逆反心理的作用,于是他们与教师之间很容易形成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记得有一本书这样说过:“教师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学生当人。允许学生优秀,也允许学生不优秀;鼓励学生的进步,也容忍学生的退步。”保持这样的心态,教师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恨铁不成钢’而产生的极度焦虑、愤怒和哀怨。是啊,当你发现每一次完不成作业的都有某个同学,并且他还在课堂上说俏皮话、做小动作时,一种莫名的怒火就会从心中升起。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做出失控的举动。因此,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反复性,一次是不行的。淘气的学生在几年的淘气史中,会有上百次的自食其言,会有上百次的拒绝良言相劝,会有上百次的敷衍老师。对我们某一次成功的教育来说,只要不是第一百零一次拒绝、敷衍,只要有一步朝前的跨越,就不容易了。不要期望太高了,期望高了,既不利于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改过的信心。
二、 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谈心,晓之以理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困难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学生身体不适时嘘寒问暖;在平时交流中,拉拉家常,这些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李楠楠,晨读课连着缺了两次课,课文也不背,作文连着两次都是抄袭。一次课间时间,我找到了她,当我问她为什么早读课没来时,她只是一个劲地微笑,嘴里还喃喃地说:“来了,有点事。”我看她不想说,也就不再纠缠。我换了个话题,拉起了家常。“你姊妹几个?爸妈有没有工作?做什么工作?辛苦不辛苦?他们对你有没有期望?”她一一都回答了。然后我说:“爸妈辛苦工作,为我们提供吃穿,让我们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我们可不能辜负了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呀!”她似有所思。这次以后,她不再缺课。在一次作文《因为有你》中,她这样写道:“我觉得这个老师还不错,今天又去那办公室,老师跟我说:‘你们现在大了,应该成熟了,懂事了,也应该知道要好好学习了,不要再瞎混下去了。’老师,因为有了你我才知道学习的可贵。”看!作文也不用抄了。但她一篇课文也没完整地背过。我一次次鼓励她:“只要你愿意,你肯定能念会,老师相信你!哪怕有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高兴。”有一天,她突然主动到办公室给我背诵《出师表》,背完了,背的还不错,我表扬了她。在作文《懂得责任》中,她这样写道:“语文老师让我去背书,我给她说了下午会去背书,可我说了也不去,看她能把我怎么样。当时那个得意劲啊……呵呵,没法形容。直到那一回,我给老师说了个时间,我去了。背完书,老师夸了我,说我说到做到了,我很高兴。自觉地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认识多深刻呀!
三、 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循循善诱
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尽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谈话的声音不要太大,还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认为你是在帮他改正错误,从而会接受你的批评。我班学生杨旋很活泼,思维也很敏锐,可就是满嘴脏话。无论是平时与人交流,还是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带口头语。当我发现他这个毛病之后,曾经说了他几回,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一天,他在回答问题时又带了脏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课后,我以商询的口吻对他说:“你觉得你课堂上那样带脏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对吗?”而他却满脸不在乎地说:“沛县人说话都这样。”我说:“是吗?你认为沛县人就这样的素质吗?你也太贬低我们沛县人了吧?据我了解,只有社会上的小混混才那样说的。”他的脸色好像缓和了些,说:“我习惯了。”“习惯有好有坏,坏习惯就要改正。比如讲脏话就是坏习惯。”我乘机又问:“这些话在家里你敢讲吗?”“在家讲就是憨了。”我接着引导说:“在学校里更不能讲,特别是在课堂上。公共场合更要讲究文明用语。你看,课堂上同学们笑了吧!知道什么意思吗?那不是表扬你,那是在笑话你不讲文明。”“我以后改。”虽然以后他又犯了好几次,但经过提醒,他都表示了惭愧的神色。慢慢地,这位同学讲话文明多了。对此,我及时进行了表扬,他的课堂表现更是积极,让人感到由衷欣慰。
四、 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责任心,敬业乐业
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养成的习惯是两节课的时间才能完成一篇习作,有的同学还要带家去写,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差距很大。好多同学没有时间观念,作文课上又说又笑,很散漫。你批评他,他反而振振有词:“两节课我写完就行了呗!”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首先提出要求:“作文课有两节课,第一节是作文讲评时间,第二节是写作时间,要求45分钟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顿时教室就像炸开的锅一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以前都是两节课的时间。”“时间太短了,我们写不完。”……等他们稍微平静下来,我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大家应该做到的,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是合格的中学生。”要求提出后的第一次习作,有些平时就不怎么写作文的同学,一节课下来 ,一个字也没写,并且还总想讲话。于是,我说:“这是第一次,没写完回家写,下一次必须当堂完成。”结果回家写的作文多数是抄的。第二次,有的同学还是以为还像上次一样。由于作文课是最后一节课,我就真的等他们写完才让他们走。那些上课光玩不写,想回家抄袭的同学,一看不自己写不行,就只有硬着头皮写起来了。胡光羽说:“早知道这样,我上课就不玩了。”别班同学看到我班这种情况,禁不住说道:“你们语文老师真敬业!”到了第三次,讲评课上,我抽取那些自己写的、有进步的进行范读,大力进行表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后来,作文课只要下课铃一响,全班都能交齐。人的潜力真大呀!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经常与学生谈心沟通,并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再加上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一定会赢得同学们的理解与支持的。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也就会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1]李汉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北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