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新转变

2011-12-29王仙慧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新时代,新世纪,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的时代。我国未来的发展,将转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轨道上来。因此,提高人们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体育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也为我们高中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体育中的乐趣是独有魅力的,是体育的生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四个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新的教学观念倡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弯道跑技术是中学体育课短跑技术教学内容之一。我们在弯道跑技术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步骤:①让学生快速跑半径较小的圆弧,②让学生快速跑直道,③向学生提问:身体的重心有何变化,④学生探究,教师引导,⑤讲解弯道跑技术的要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动作技术的要领,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就十分明显。
  二、 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常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体育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十节课,似乎觉得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育模式。但要问他体育教学特点有哪些,又很难说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现状。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指:①在教材处理上,体育教师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例如: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喜欢NBA球星和喜欢看NBA比赛的心理,讲解NBA历史上篮球投篮的发展史及单手肩上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材艺术处理,可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篮球。②优化教法上,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如教师进行初二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订目标,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单元的后半部分,教师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采用超过自己最好成绩的比例作为得分的相对评价方法,各小组内自订比赛的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写出学习的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③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教师在第一学期的开始阶段,根据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设计一堂课,并在教师指导下,担当课中一半时间的教学。学生首先要根据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将设计出来的教案交教师批改,教师批发后交还给学生备课;上课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每个学生都担任过一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也在相互的配合中知道了应如何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教学角度上讲,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新课程倡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动作技术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技术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能力,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比如,高一的跨栏跑教学,将“什么是跳栏、跨栏、跑栏”“跨栏为什么要攻栏”“攻栏的要素”“如何练习攻栏的动作”“你的同伴的攻栏动作如何”等相互有关联的问题,放在8个课时的单元中进行教学。如第三节课时,课题是“攻栏的要素”,教师先让学生测量自己起跨点到栏的距离和下一栏第一步着地点与栏的距离,以诱导学生认知攻栏的技术结构,在实地验证和讨论中得出攻栏与速度、身体柔韧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找到练习的方向,并实践了如何理性地进行运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四、 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教师的角色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应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学不应看做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迁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