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2011-12-29陈建芳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教好这门课。
一、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现状
虽然作为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氛围,却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浓厚。很多情况下,学生们把信息技术课堂当成了“网吧”,也渐渐形成了玩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中,很多内容都是陈旧的,而且相同的教学内容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不同年级的教材当中。其二,在严酷的中考、高考现实背景下,现在的中学生心理压力很大,课程很多,一天十几个小时呆在教室,盯着黑板,动着脑筋,写着作业。很多学生来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来放松的。其三,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不作为也造成了信息技术课堂玩的“习惯”的形成。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只懂技术,不懂教学,由于同时在学校工作中扮演着网络管理、设备维护、报表编辑等多重角色j8+Hnf6j+3LjRWb8N6hcM3u13bVbl1G4UsSyb/3wDY0=,没有时间去研究教学工作。
二、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当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充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潮流。另外,还要提升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责任感,不能对教学活动马马虎虎,对学生听之任之。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 把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式上来。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上机实践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导,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操作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平时注意收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到课堂当中。自然而然地,学生们便将所学知识当成了一种工具在运用,将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引导他们通过网上查询,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不能套用常规教学的模式。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景县第一高级职业技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