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1-12-29孙海柱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认为主要通过联系、挑战、变化、魅力的方式。所谓联系是在教学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制订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一个问题解答完毕,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的手段。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希望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明确任务以后便可以进入探究,但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难住学生,所以,教师课前要为架桥铺路作好准备。教师要了解在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之间存在多少差距,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问题情景,怎样问问题可以含蓄地启发学生。这里要特别强调含蓄地架桥,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提示太直截了当,就失去了启发的本意。
  课堂也可借助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时地得到教学的反馈,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提的问题应明确易懂,不能太大,如果需要,可以将这样的大问题改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若干个小问题。所提的问题应该表述清楚,避免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给解决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必须尽快辨明原因,是问题的难度不适应?师生之间的感情渠道不畅通?还是班级的学习风气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为此,教师首先要经常鼓励发问的学生,还要教学生一些产生问题的方法,比如,认真观察式子、图形或数据,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概括出某些猜想。这些尝试将已有的问题、结论推广到另一类似的其他情景,提出某些猜想。这些训练,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课堂上还要关注课堂气氛。有些教师在上课铃响后不急于讲课,而是用几秒钟的时间,环顾全班,示意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短暂的沉默也常用于治理涣散的课堂气氛,教师以略带生气的眼光能制止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不过,这种缄默似的管理适用面很窄,大多数情况还需教师口头干预。
  
   (唐山市丰南区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