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身边巧取材
2011-12-29王淑艳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教了多年的语文,发现学生作文的状况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部分学生写起文章来常常是文思泉涌,另一部分学生却总是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咬秃了笔杆也无济于事。细思其中的原因,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在选材能力上存在差异。
那些视作文为畏途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不善于选材,特别是不善立足于自己的身边去选材。他们忽视了作为文章源泉的自身生活,眼光向天,从不关注自己脚下坚实的大地,写出的文章自然虚无缥缈。其实,自身生活是我们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就看你能不能做自身生活中的有心人,给生活一份特别的关注。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总是能从自身生活中选取鲜活的材料,提炼新颖的主题。比如一篇题为“人生乃储蓄”的散文。作者从自己存钱的经历中有了发现。她一次上银行,把近年屡次散存的钱一次取出来,发现已是不算少的一笔了。作者由此联想到人生何尝不就是零存整取的一种储蓄,学识、修养、品德、友谊,都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作者谈论人生要重视点滴积累,没有埋头向作文书里去摘引别人的材料,而是以自己存钱的经历为题材,稍加联想引申,写出了一篇贴近生活,具体实在,而又不乏新意的文章。
自身的生活经历,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源,说到底材料不可能自动进入我们的写作。而且,写文章时还有个材料选择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对我们所经历的生活片断有独到的发现。只有凝聚了作者的真情实感,闪耀着作者思想火花的生活材料,才可能孕育出美文华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写的是记忆中父亲攀上月台去给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这道背影,因为凝结了作者对深厚博大的父爱的感知,所以才如此催人泪下。一个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家长给他送来了5元钱。这5元钱立即引起了“轰动”,不少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位同学,一些人还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位同学当时很尴尬,心里禁不住有些怨怪自己的父母。可是,后来这位同学冷静一想,5元钱虽少,但一分一厘都是年迈体弱的父母勤刨苦做汗珠子落地摔成八瓣儿换来的,父母竭尽全力供养自己上学,做出了多大的牺牲!这位学生把他的感受写了下来,当这篇文章被当成范文在班上读时,班上是鸦雀无声,原先嘲笑过他的人,一个个眼里泪光闪闪。这种从生活中来,感受深沉的文章,怎能不撼人心魄呢!
我们倡导写身边的事情,不是说写文章就是不能离开家长里短、儿女情长,也不是说写文章就不需要调动想象。事实上,杰出的作家取材是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的。这里想要强调的是经历过的、有过真切的感受和思考的东西,把握住了这些,我们就可能写得更为出色。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胸中有才能笔下有是写作的铁律。我们今天关注生活,留心周围,其实也是为将来更广阔地把握生活、反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唐山市丰南区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