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11-12-29丛花臣

成才之路 2011年4期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作者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兴趣;阅读;方法
  
  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怕写作文,学生在作文中经常说空话、假话、大话,而不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以致学生作文内容虚假,言之无物,言之无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小学作文过程中重视模仿范文,甚至抄袭同步作文,不重视体验创作,学生经常虚构事实;只重视作文数量,而不重视文章质量。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呢?
  一、 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有可能用心去写,才有可能调动自己的一切感官思维去构思作文。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教育学生要热爱语文,在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了解到语文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学术威信,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最后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选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心灵。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学生写起来才能兴趣盎然,写起文章来自然文如泉涌,真实感人。
  二、 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很难想象一个作文写得很好的学生,他不爱阅读。因此,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理解教材的篇章结构以及文体特点。其次,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在这三分课内七分课外的阅读体验中,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刚开始作文时,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定向观察和自由观察两种方法训练。
  (1)定向观察训练。即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学校后山,并在游乐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揭示,要有序地、有重点地观察。这样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思维,从心灵深处愿意表达,愿意抒发情感。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观察。例如,学习完《白杨》,我便让学生观察家乡周围的树木,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
  四、 通过多种渠道,积累好词佳句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常常不能把心中所思所想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去积累词语。那么,如何积累词语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三种途径。(1)根据教材内容来积累。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3)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词语。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五、 教学相长,学习写作方法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俗话说:打铁自身先要硬。教师只有自己具有良好的写作修养,才有可能把教学活动变得简单。一个连自己的文学底蕴都很差的教师,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阅读,不断充实自己,勤写作,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善读善写。
  (2)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要遵循作文训练的规律。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写“一篇作文”,这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到了高年级,有的学困生连片段都写不好,你怎么能让他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呢?另外,教学生学习教材中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3)合理命题,列好提纲。现在的教材中,作文的题目常常是:“我的父母”“记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这些作文的题目缺乏社会实践、缺少实用性,不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教师作文命题时,要考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要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写作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4)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把握好作文修改的基本标准:①看是否“跑题”,有无中心,中心是否正确;②看内容是否具体,详略是否得当;③看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如何;④看语句是否通顺流畅,字词是否正确,标点对不对;⑤看是否达到写作要求。让学生记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和独特见解。这样,学生逐渐由会修改作文到乐于修改,学生作文兴趣自然会高涨,作文水平就可能发生质的飞跃。
  (瓦房店市九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