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验中趣味性的挖掘

2011-12-29闫立江

成才之路 2011年7期

  物理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并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关键在于对物理实验中趣味性的挖掘,使物理课成为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课。
  一、丰富物理实验课的形式
  在以往的实验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学生用这些器材做实验,基本上是在重复教师讲过和做过的、或学生从教材中看过的内容,缺乏新奇性,显得枯燥无味,所以提高学生实验的探究性就必须增加物理实验中的“未知量”,让学生走出实验室做试验。其一是增加学生实验中的器材,让学生从中做出最佳的选择。例如九年级物理用安培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实验课,提供给学生数量有多余的安培表、导线、电键、电源等器材,要求学生快捷地、用器材最少的方法连接电路。这样,学生在实验时比以往有更多的自由发挥余地,学生观察别人的实验,反省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都实现了利用一只安培表测干路和支路电流的方法。其二,物理实验转移到课堂以外进行。在家中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学生从家庭物理实验中能找到乐趣。例如,做分子扩散的实验时间长,课堂中演示效果不明显,在家中做却很可行。用透明的玻璃杯泡茶,就可以清楚地看见大量有色分子从茶叶片中扩散出来,先染红茶叶周围的水,接着整杯水变成棕色。
  二、认真发掘实验中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创设新奇的物理情景。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到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是再次对这些现象的展示,学生会感到乏味,这是刺激量太小的缘故,改用新奇的实验就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我们可以演示穿不过铁丝网的火焰、马德堡半球实验等,这会迅速激发学生兴趣。②多渠道让学生动手实验。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师演示时坐在后排学生感受的信息的量和质都不如前排学生。简单的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过程中,会多通道地感知物理现象的刺激,效果极佳。例如讲振动发声时,让学生用手摸自己发声时的喉咙;讲固体传声时,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等等。学生亲身体验后都感到实验有趣,所揭示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真实可靠。③有意识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情景。设计悬念的关键是诱导学生想象实验结果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可能损坏教学仪器或对人体伤害等,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关心着实验的进行。做绝缘体不导电的实验,在教室插座中插入一盏台灯,演示时把台灯开关打开,在学生都感知插座中有电之后提出问题,直接握金属圆规插入插座中结果如何呢?当学生看到教师站在干木凳上,分别两次把圆规插入插座的一个孔中,人却安然无恙,都大为惊叹。
  总之,物理实验有许多有趣的吸引人的现象,实验兴趣的挖掘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的效果。
   (迁安市杨各庄镇青山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