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单亲家庭中专生的教育

2011-12-29刘莹

成才之路 2011年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情感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离婚率逐年上升。身处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环境的改变,易导致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中专生年龄一般在15岁~17岁,处于人生阶段的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敏感期。因此,加强对单亲家庭中专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侧重点。
  一、单亲家庭学生现状
  家是港湾,是快乐之源。当父母离异或只剩一方时,孩子在心理上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封闭自己,不易接近。有的学生在幼年时就进入了单亲的环境,在未得到正确的疏导的情况下,他们常与健全家庭的孩子做比较,感觉自己不如别人,不愿与其他同学打交道,封闭自己。②以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有些学生从小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心理特点,奉行“人人为我”的信条,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迁就和包容他人。在处理与同学发生的小摩擦时,通常会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③性格多疑与逆反。心理状态差,不易接受别人善意帮助,对任何事情均抱有怀疑的态度。单亲学生有的觉得父母离异不光彩,会对父母、家庭产生厌恶感,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对着干,以此来强调自己。这种逆反会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的逆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经常对老师的安排有意见或不执行,对同学的善意行为表示反对。过于强调自己的想法,表现出强烈的逆反意识。
  二、全方位关心单亲家庭学生
  教育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在对单亲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时,要注重结合家庭,联系社会,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思想,全方位关心单亲家庭学生。①实行档案式管理。档案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具有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在新生入学时,就要统计好每位学生的情况。对于单亲家庭学生要重点关注,独立归类。《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责任教师分组负责。在班主任细致管理的同时,引入责任教师来逐一辅导。责任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从他们的优点出发,寻找谈话兴趣点,深入学生内心,“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细化了教师职责分工,也使得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管理更加细致化、人性化。学生愿意向他的责任教师说知心话,也愿意听从责任教师的教诲,可谓一举多得。③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活动是教育的载体,适宜的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密切联系家长,家校共建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构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心灵桥梁。为培养这些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协调观念,提高集体荣誉感,形成“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可开展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如“青年志愿者行动”。
  简言之,对单亲家庭中专生的教育工作,要拥有细心、付出耐心、奉献爱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唐山市丰南区成人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