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课堂让学生学出兴趣
2011-12-29徐晓玲
成才之路 2011年7期
长期以来,职中语文教学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且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究其原因,虽说十分复杂,我们认识到问题的主要症结一方面可以说是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另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职高专业有一定的脱节,缺乏为专业服务的气息, 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也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走出困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而任务单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开展正是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的血液,为解决职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追求高效的途径。我们经常说: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所以,优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轻松活泼,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职高语文课改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单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专业,相辅相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语文任务单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专业相联系。因而,她能够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富有情趣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专业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任务单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更实效。例如在建筑班教《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文时,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查找世界各个地方的名建筑,然后,运用课文知识来欣赏这些建筑,同时,又通过欣赏来理解“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关系”,有些学生还能针对身边一些建筑物所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建筑。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语文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加强了对建筑专业的兴趣培养。
二、培养动手能力,展开思维翅膀
任务单的运用使得语文课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可观的改变,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在任务单的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任务单课的过程,应是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放飞自己的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属于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例如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的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之一,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想象,这样才能使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
三、变换角色,锻炼口才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显而易见,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就应该引导学生“走向讲台”,实行开放式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以前,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是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包办替代了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学生有口难言。因此,在“任务单教学模式”下,我们试着让学生放言,成为语文课堂的发言者,成为语文课堂的首席执行官,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话语权。
采取“对话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对话”,学会倾听与言说,逐渐形成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的新型关系;通过“生生对话”,把学生从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地位拉到课堂的中心地位,使语文课堂由死水般沉寂的静态回到勃勃生机的动态;通过“学生自我对话”,促成“学生同自己谈话的能力”,使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学生在不断地自我对话中,学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生们取得话语权之后,在和谐对话交流中,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应适时掀起一点波澜,即在对话中激起创作的愿望。因为“创作”过程能够使自己的现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如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在欣赏过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之后,设计了一个任务单,让学生结合专业,小组合作,自设角色,设计一组对话。有些活动小组合作编导出现场销售场面,还有的小组干脆来了一段《林黛玉进贾府》的现代版。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增强体验,在“秀出自我”中,既锻炼了口才,又感受到了创造、创新的愉悦。
总的来说,“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模式,就是要求老师应把学生能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去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知,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其实,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放开手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就可以让他们由原来的厌学变为现在的乐学,实现职高语文的有效性教学。
(如皋第一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