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教室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2011-12-29韩建丽索菲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3期
个别教育计划,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个别教育计划是落实资源教室方案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学期初,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包括班级教学实施计划、小组教学计划、个别补救教学计划、家庭社区教育计划。根据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和存在的困难,制定不同内容与形式的个别教育计划,给予适时适度的训练和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校个别教育计划策略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尊重学生个性。资源教师针对学生的现状及发展潜能,制定个性化的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使个别教育计划贯穿于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评估方法多样。资源教室评估的形式有及时性评价、单元评估和学期末综合评估,还有记录学生发展历程的成长记录夹。教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育康复训练的效果及学生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提高个别教育计划策略的实效性。
参与人员广泛。学校教学干部、资源教师、学科教师和学生家长均参与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估的全过程,形成多元有效的教育合力。
分层教学,提高对学生指导的针对性
教师坚持“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努力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的发展。分层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分层设标、分层施教、分类辅导和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融于群体、善于思考、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因此,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和现有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层目标。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全程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都要设计关注不同学生需要的方法。如:口型夸张法、手势助教法、重点词语提示法、绘图示意法、伙伴助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协同教学,提高不同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协同教学包括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教师与家长间的协同。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教学:相同内容在相同地点进行协同教学,一位教师担任主讲,另一位教师在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时给予个别辅导;相同内容在不同地点进行协同教学,即在任课教师为全班学生授课的同时,担任协同教学的教师,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学习的困难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在不同地点进行个别教学,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掌握所学知识。教师与家长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对学生进行语言及肢体康复训练。
多元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适应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评价氛围,坚持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标准分层。
全纳性班级语文教学分层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分层评价测试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评价。分层评价面向每一个学生,贯穿学生语文学习全过程,既有针对学困生的基本练习题、针对中等生的主体练习题,又有适合优等生的探索性练习题。同时将练习题目细化成不同层次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展示其智能强项,为不同智能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
对随读生和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动态评估。教师针对学生平日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和期末考试情况,在分析归类的基础上,编制动态评估量表,通过动态评估,找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点,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加强个别辅导。
多元化评价提高了教师分析教材、研究学情的能力,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