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思考和实践

2011-12-29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3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课程观念与传统惯性之间的冲突,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有教学行为之间的不对称,改革动力需求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强烈反差,对校长教学领导的智慧和勇气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课改的要求,面对课改推进中的矛盾和困难,校长的教学领导力逐渐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焦点。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关注上。例如,引领学校把握教学方向,决定实施战略的能力;引领教师团队建构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平台;领导教师团队开发新课程,推进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生成点是对于组织文化的孕育,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
  
  校长教学领导的制高点:教学思想的引领
  
  校长的教学领导首先是思想的引领。作为一校之长,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对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分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然后用这样的教学思想去引导、组织、管理、评价学校教学,影响整个团队。我们结合自主教学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决定学校教学发展走向的教学思想。
  在对现代教学观的认知与思考中,我们鲜明地提出了“自主教学”理念。“自主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成长需求适时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素养,为其自主成长而展开的教学研究。自主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确定目标、选择内容、自我发现和自我校正的权利,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基于自主教学理念,学校确立了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中心的目标体系,提倡学生“学会自理、学会自尊、学会自信、学会自律、学会自主”,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成长,成为大写的人。
  
  校长教学领导的切入点:课堂教学的领导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目标,这就要求校长在领导教学的过程中,引领、指导学校教师团队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掌握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新特质和教学基本环节的新要求,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以保证学校教学沿着新课程思想和方案的正确轨道健康推进和有效实施。
  1.校长听评课
  校长听评课是以课堂为依托,以课堂研讨为途径,及时了解教师和课堂真实状况的最直接通道。了解真实的课堂、真实的学生、真实的教师,在与真实对接的过程中,校长不断帮助教师调整课堂前行的方向,有效把握学校教育教学方向。例如,根据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在全体教师会上提出了三点建议: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有效调整教学关系。我结合课堂上的一些现象提出了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六项基本原则:两个不选择——不选择教师,也不选择学生;学科间要开放;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同时需要帮助和支持系统;倡导“无序”中的“有序”;强调“双主体”前提下的自主教学;寻求常态中的精致。
  2.校长上课
  校长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实实在在地学习、实践、体验、感悟课改精神,才能取得教学领导指挥权和课堂教学发言权。校长上课是一种姿态,是一种示范,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研究,更是一种超越。只要能抽出时间,我就走上讲台,走到学生中。在此过程,我深刻体悟到,校长上课是在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营造“人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