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
2011-12-29邢艳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3期
目前,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小学英语教师对如何开展阅读课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和明确的概念,基本的框架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关的环节设置、教学方法也没有形成体系。
2003年,我校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与北京前沿课程研究所共同主持的北京市“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小学英语课程整体改革》。借助课题的科研平台,我们在六年的实验过程中,对如何进行小学英语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设计进行了摸索和实验,逐渐形成了阅读教学特色,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设计
低年级学生的认读能力很弱,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进行基本的阅读策略训练,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们在低年级选用的教材是《神奇儿童英语》A、B级。本套故事类作品的特征是:故事短小,由常见的英语单词和句型编写而成;句式重复性强,结构具有可预见性;故事的结局常常令人惊奇,让孩子在充满自信中学习英语。
低年级故事课教学基本过程如下:
■ 读前活动
1.看故事大王;2.预热。
■ 读中活动
1.阅读故事:包括阅读故事书封面、扉页、图片环游,归纳故事内容。其中图片环游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步骤:①教师把故事书放在投影仪上,带学生一页一页地读故事,一边指图片上的相关内容,一边描述故事,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故事的情境中;②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让学生从图画中寻找线索,推测故事下一步将要发生的事情等;③教师示范指读该页的文字等。
2. 朗读故事;3. 理解与反馈。
■ 读后活动
扩展活动:改编、表演故事;制作小故事书;跨学科学习活动等。
中年级段阅读教学设计
中年级段阅读教学应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给学生提供运用基本阅读策略的机会,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个阶段的阅读材料涉及的话题可以延展到各个学科领域,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所选用的阅读材料是《神奇儿童英语》故事书C、D级,以及《国标小学英语分级读物》(二级)。故事的长度基本上是100~200个单词左右,时态和句式形式简单、丰富,故事情节有趣,学生非常喜欢。
中年级阅读课的教学基本过程如下:
■ 读前活动:预热
■ 读中活动:
1. 阅读故事;2. 朗读故事;
3. 策略训练:教师请学生默读故事,在小组内交流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当有组员遇到阅读困难时,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如:What did you do to help you understand a new word? (小组交流:请学生介绍自己在故事中遇到了生词,自己是怎样解决的。)Did you try the beginning sound? How did you know what that word was? Did you look at all the letters in a word?(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故事中的词,问学生怎样读出这个词,在看故事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问学生是怎样读的等)。
4. 独立阅读;5. 归纳故事。
■ 读后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故事,丰富语言和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故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续编故事;就故事的具体内容安排讨论话题。
高年级段阅读教学设计
高年级阅读课需要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此外,应该结合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思考、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基于以上对高年级段阅读教学设计的思考,高年级选用的阅读材料选自《国标小学英语分级读物》(三、四级)和《新派英语》第五、六册各单元的Little book。所选用教材由小故事和纪实类读物构成。阅读材料的长度基本上是300~800个单词左右,时态、句式形式较丰富,在难度上比中年级有所提升。
高1U8SxBh5qlJAxMOXJDpSDFes+e2snisxtvfBQ2Xjkls=年级阅读课的教学基本过程如下:
■ 读前活动:预热
■ 读中活动
1. 阅读故事:课堂上的阅读一般由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步,Picture reading or skimming,使学生快速找出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大致信息;第二步,Overall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