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值得为它活一次的记忆

2011-12-29李志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3期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就像一架水车,循环往复,送走一届学生,又迎来一届学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岁月的年轮悄悄地刻在了你的额头。于是,猛然间抬头一看,眼前的那个自己已是满脸皱纹,两鬓斑白。想想这一切真觉得有些可怕。
  然而,这就是教师的一生职业生涯的最终定格吗?
  我想绝不是的。
  在我心目中,“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者”,这是何等的荣耀!参与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成长历程中,感受着他们雨后春笋般的成长,和他们共同享受青春的律动,这是何等的幸福!和学生在书山盘结而上,在学海同舟共济,我的智慧得以体现,我的梦想得以延伸,这又是何等的享受!我感谢上苍慷慨地延长了我的手臂,因为,我在这个“仅次于上帝”的伟大劳作过程中,既成就了学生,也陶冶了自己。
  自从22岁离开家乡,来到北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到如今已经是11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当了10年班主任,送走了5届近500名毕业生。11年的时光,4000个日子,凝结了汗水与泪水,凝结了欢欣与苦楚,凝结了拼搏,凝结了付出,更凝结了我心灵深处一次次强烈的震撼。
  忘不了,那个在6岁时因打针致残、靠读唇语学习的学生小晶。忘不了他每天上课时专注的眼神,更忘不了他每天下课,甚至是夜幕降临时还在办公室里向老师质疑的含糊的声音。他,让我知道每一朵蓓蕾都有怒放的权利,即使是“缺角的太阳”也应高高地挂在天空!
  忘不了,那个寒冷的冬天,16岁的小诚为了让自己长年卧病在床、大小便失禁的父亲能够睡上干净的床褥,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站在敬老院的院子里,用冷水为父亲清洗满是屎尿的被褥。他,让我看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让我看到了不离不弃的亲情。
  忘不了,那个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莹莹,在听到同样贫穷的同学要为弟弟买一双鞋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30元助学金悄悄塞进了同学的书包,直到毕业时才在老师的要求下说出自己的姓名。她,让我看到了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一颗高贵的心灵;她,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谊。
  就是这样的一些学生,让我在传授给他们知识的同时,一次次感受着他们带给我的心灵的净化。作为教师,我感谢我的学生们,感谢和他们共同度过的11年的时光,感谢这份我将珍视一生的宝贵财富。11年来,为了一个理想,我们打拼过;为了一个信念,我们坚持过。我们成功过,失败过,悲伤过,欢呼过。11年,学生们长大了、长高了;我成熟了、成功了。当一个个学生怀揣梦想奔赴远方时,我也收获了那份属于教师的成就与辉煌。
  11年,亲历过前辈的退场。今天的我,眼前分明还晃动着他们自信的笑容,从容的脚步。我想他们一定和我一样找到了幸福的所在。11年,迎来了许多年轻朋友。聆听着他们的豪迈,感受着他们的铿锵,我相信,他们一定也拥有了那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棵草去”的力量。
  忽然想起了诗人席慕容的那首诗:“不能像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那滚滚凡尘。这世上的一切我都希求,快乐啊,忧伤啊,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明知道总有一天,所有的悲欢都将离我而去。但我仍在努力地搜寻,搜寻那美丽的,纠缠着的,值得为它活了一次的记忆。”
  是的,教师的生涯不是轮回往复,而是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不断对自己心性、学养的一场砥砺,一场修炼。桃李满天下之时,我们也将看到自己德行、学问的不断完善。
  这,就是我搜寻已久的、最美的、最值得为它活一次的经历!■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