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的学校管理从实现“四化”做起

2011-12-29张凯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6期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总会不间断地拟定和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以此来实现和达成一种学校管理的高校快速发展的良好初衷,然而,事实上,在一些管理措施和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又常常会陷于收效甚微或遭遇执行难的尴尬之中。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和达成学校发展的高效管理呢?要让我们的学校管理行之有效,要让我们的管理行为感动教师的心,我们就需要从实现“四化”做起。
  
  制度管理人性化
  
  在有的学校里,有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多源于管理者的胸襟和眼界不够开阔,太过本位和主观,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从不关注教师想什么、需要什么。
  不同的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不同,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经常会存在些许失误或困惑,如果作为管理者的我们不去尝试和他们沟通,而总是站着自己预设的立场上去“兴师问罪”,那么,就只会让自己变成教师熟悉的“陌生人”。但是,如果我们尽量把每一位教师都当成管理的起点,对每一位教师的身体、生活和工作都施以人性化的关注和管理,我们也就不愁领导者的亲和力在教师心目中的凝聚。
  
  专业提升科学化
  
  学校要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就需要打造一支过强过硬的名师队伍,而名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与专业技能。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引领者和服务者。如何科学地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与发展,这也是我们进行学校管理的关键。在以往,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了我们只能“闭门造车”“摸着石头过河”,造成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时过境迁。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和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教师订阅相关的报刊,倡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武装和充实教师的头脑。我们还可以建设校园网和互联网,鼓励教师上网查阅信息,制作和积累优秀课件设计、优秀教学案例,创建特色资源库,尽力满足教师外出参观听课、参加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的需求。引导学校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当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时,要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有推广价值的,要在全学区推广应用,并主动向有关部门及教育刊物推荐。
  要调动和优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变“要我教”为“我要教”,这就需要借助和依托一些鼓励措施。只有通过科学的引导和熏染,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得以快速更新和升级,我们的学校管理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工作情趣健康化
  
  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存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时刻饱受着来自既要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又要咬紧学生学习成绩不放松的双重压力。这种长期的工作超负荷使得教师每日里颇感疲惫和精力憔悴,身体的长期透支使得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前亮起了生命旅途中的红灯。由此可见,教师要学会不断地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情趣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尽量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去删减一些低效的教学常规检查,还教师多一些轻松愉悦的活动时间。只有实现了教师工作情趣的健康化,教师才能感受和感激来自领导者的亲切关怀,教师才能诚心诚意地接受和主动参与来自领导者的学校管理。
  
  荣誉待遇阳光化
  
  学校管理者除了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要贯以必要的人性化管理意识,还要心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甘于奉献的礼让意识,尤其在荣誉待遇面前。年终考核评优,有限的“优秀”名额里领导们总要分上一杯羹,而辛辛苦苦工作了多年的老师和许多骨干教师却只能望而却步。时间久了,就难免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教师队伍里会滋生一定的积怨情绪和负面效应。基于此,我们管理者在组织评选各项评优评先等荣誉待遇的时候,要尽量使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公平化、阳光化。如有必要,我们管理者还可以大度一些,把属于自己的名额转让给合适的被管理者。如此管理,如此礼让,被管理者没有理由不心悦诚服,从而也就消除和淡化了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对抗情绪,促进我们的学校管理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