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2011-12-29陈爱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6期

  高中体育教育应该从生命的运动本质出发,从学生的生命意识出发,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高中体育教育不能局限于“身体教育”的狭隘空间内,而是要更进一步挖掘体育教育的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通过教学组织强化生命意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功能不应该被削弱,而应该不断地加大和拓宽,特别是高中体育教育更是如此。当前,大部分高中生普遍面临严峻的学习压力,高考的沉重负担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受到严峻的挑战,部分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减压就成了高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体育运动无疑是缓解学生压力、释放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佳途径。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尊重价值观多元化,重视生命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程的目标得以实现。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充满朝气,如果引导得当,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生命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渗入生命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实现个性的成长,这也是生命的创造性、能动性的体现。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出发,引导学生正视生命,珍惜生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生命更顽强。高中体育教育的生命教育,也正是朝这一方向。其实,体育精神的核心就是生命意识,它通过强健的体魄来实现“更高、更快、更强”,鼓励人们“参与、竞争”,体育是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统一。
  
  通过挫折教育焕发生命魅力
  
  对高中学生而言,处于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将来前进的方向。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对学生的生活理性、生命价值观进行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深刻地体验到生命自身的魅力。对高中体育教师而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从挫折教育入手,让学生在挫折中越战越勇,最终体验到生命的真谛,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如在对学生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综合比对并分组,然后让每个级别的学生都完成比自身实际能力更高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失败中不断地努力,向自身想要超越的目标前进。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体育运动却可以有无数次。通过在体育运动中经历挫折,让学生体验到挫折感,让学生在可以重复进行的体育运动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就在于其不可重来,就在于其是在忍受挫折和失败的基础上绽放出光芒的。这一点,对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也是高中体育教育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通过参与运动享受美好生活
  
  对高中体育教育而言,除了进行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锻炼外,进行人文教育、生命教育,也是题中之义。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运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知道,生命的成长,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与介入,这意味着体育课程以培育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如果体育教师能够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待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充满着可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当学生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体育运动时,体育运动本身就直接体现了学生的生命质量,直接体现了生命的力量。而学生在这种体育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的交集中,也会体验到生活的本真,享受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运动带来的乐趣。
  关怀生命,关注运动。高中体育教育,不只是运动的教育,不只是身体的教育,更是精神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高中体育教师如果能够更理性地对待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对运动与生活的理解,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的育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