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11-12-29虞文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1年6期

  多种教法优化组合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是由生物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初中生物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优化组合。因为初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还不够成熟,在学习方式上也不够稳定,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可能会产生厌烦心理,这将会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教学方式的采用,根据生物学科多样性的特点,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如在《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影像、文字、实验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视觉、感觉以及实际的操作活动,来观察细胞的分裂和形成过程。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之外的关于细胞生长和老化的知识,如从“护肤品是否能够保持细胞的生命周期,是否能够影响细胞的生长过程,是否能够如广告所说的‘青春不老”’等问题情境着手,让学生进行思考,对课文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要运用综合性的观点全面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全面考虑教和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一个系统性、整体性较强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简单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丰富的生物知识,并能够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趣味教学活跃气氛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展趣味教学,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条件反射”这一现象时,就可以引入“郑板桥驯驴”的小故事:为惩罚家乡一个常常骑驴逼债并强令人鞠躬行礼的地主,少年郑板桥带上荆鞭偷偷溜进地主的驴舍,一边向驴鞠躬,一边用荆鞭狠抽驴,反复如此,直至他远远鞠躬,驴子就本能地蹦跳起来。有一天,地主又骑驴去收租时,郑板桥远远地频频向驴鞠躬,驴子蹦跳起来,把地主摔个鼻青脸肿。一次两次之后,地主再也不敢骑驴收租了,也宣布人们对他免礼。
  其实这与巴甫洛夫通过反复摇铃建立狗的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有异曲同工之妙。初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既能认识到条件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能够对这一概念有深刻的认识。
  
  着眼生活培养能力
  
  初中生物知识丰富多彩,但是要学会观察才能把握其中的奥秘。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如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树皮为什么很柔韧、木质部为什么很坚硬、年轮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切身经验的问题,学生们都知道树皮没有木质硬,也听说过年轮可以数年数的事,但是原因是什么,可能还不是很清楚。这样的问题,必然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求答案。而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功能,在通过实物或者图片的观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举个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诗歌中,寻找与生物相关的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植物与温度的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等等。
  总之,生物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的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承担了使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理论实践化的使命,学生则担当了学习者的角色,在学习中不断地观察和体验,实现生物知识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到实践的飞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强调教学策略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更大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