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业资本市场亟待扩容

2011-12-29李刚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8期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矿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矿业企业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投资群体日益壮大,对于投资产品的选择也更趋多样化。这些为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现阶段,对广大矿业企业来说,沪、深主板市场门槛较高,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统一矿业权市场尚未形成。总体来说,我国矿业资本体系还很不完善,无法满足庞大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因此,加快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为矿业发展必然选择。
  
  发展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体系必要性
  当前,制约我国矿产勘查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渠道单一、有效投入不足。我国非油气勘查投入中,财政投入一直维持在40%左右。和世界上主要矿业国家商业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大致为95∶5的比例来比,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继续沿用计划经济做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已不现实。国外发展实践经验表明:资本市场是矿产勘查融资的主要渠道,世界上的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来自股市,其次来自银行。现阶段,沪、深两市主板、二板上市门槛,令众多矿产资源勘探企业望尘莫及。通过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体系,尤其加快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是解决矿产勘查投资不足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大国、矿业生产大国、矿产品消费大国、矿产品贸易大国,政府应积极推动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建设,让有实力、想作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之间兼并重组,进而提高我国矿业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培育真正适应国际竞争的矿业集团。建立安全、稳定、规范、有序资本市场体系,将使我国矿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作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强化我国在国际矿产资源定价话语权。
  其次,在国外风险勘探行业,企业找到一个矿脉的露头,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而继续勘探。企业通过勘探增加储量,进而增加企业资产总值,给予企业进一步融资扩股能力,从而保证企业有能力把该资源整体勘探后,再投资开发该资源。由于资源整体形态清晰,这种模式提高了资源整体利用率,有利于实现整装勘查和探采一体化。反观中国,矿业公司在经过勘探后发现了资源露头,由于没有资本市场机制能够认可其资源价值,企业很难融资进一步勘探。为避免资金链断裂,只能通过小规模开采获取一定利润,进而滚动式发展。这种边采边探模式,虽然企业有利润,但是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效率低下。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矿业企业经营模式是向政府和老板要资本以求滚动发展,而国外是向地下资源要资本。这两种机制主要差别,在于对地下资源价值认可方式,是通过市场自动实现,还是通过人力判断界定。因此,矿业资本市场是改变企业经营机制、实现资源市场配置的助推器。
  
  制度建设、市场平台建设滞后成主要问题
  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地质师制度,缺乏关于矿业上市公司勘查、开采投资和地质信息季度披露制度,缺乏矿业企业银行贷款的可行性报告制度,缺乏独立的经理人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缺失,不但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也限制着矿业投融资的顺利开展。
  国内矿产勘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在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专门从事矿产勘查投资和作业的公司。目前,创业板上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条件,对主要从事矿产风险勘查企业来讲,其门槛相对较高。
  我国矿业权交易还处于初步建立和发展阶段,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级市场发展不平衡、做法不一致,二级市场发展不规范;缺乏全国统一的交易体系和交易信息平台;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缺乏明确配套的法律制度,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交易规则的制定有待规范。这都导致了矿业权交易市场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如缺乏统一的交易信息平台,使得交易信息的形成和传输功能受到限制。
  此外,我国的矿业权交易中介组织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介服务体系仍然不健全。矿业权中介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方面,较少涉及安全环保、社区发展、生产技术等咨询服务业务。与此同时,一些评估机构评估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再加上其他因素,造成矿业权评估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评估机构的公信力,阻碍了行业发展。
  
  构建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对策建议
  首先应明确不同市场服务对象。矿业资本市场由多层次交易市场体系构成,包括公开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其中,公开交易市场包含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股权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矿业权交易市场三个市场。各个市场交易方式、品种、监管机构等有所差别,满足不同企业需求
  其次应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多元化投融资需求。继续鼓励和支持主板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更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公司上市,或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积极为创新型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型企业成长需求相适应的发行上市制度、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探索和扩大股权交易市场,拓展股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的转让和流通提供渠道;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公开交易市场和场外市场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再次要以资本市场建设为纽带推动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因此,应加快建立以资源为基础,资产管理为核心,资本管理为手段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矿产资源价值收益稳定和流动性结构安全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最后必须严格矿业上市公司监管与信息披露制度。建议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尽快组织相关部委和各方面专家,借鉴国外信息披露制度成熟经验,建立包括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独立专家报告在内的上市公司报告制度。报告内容首先侧重于安全、环保、社区发展领域,其次才是企业业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首席执行官对企业重大问题和事故承担法律责任;建立地质师制度,通过权威行业认证和严格行业自律,确保地质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和行业的诚信水平;发展包括证券经纪、地质、财务、法律、安全、环保、社区发展、生产技术咨询业务在内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矿业和矿产勘查公司参与矿业资本市场提供专业服务,为监管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专业指导。
  
  反观中国,矿业公司在经过勘探后发现了资源露头,由于没有资本市场机制能够认可其资源价值,企业很难融资进一步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