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皇帝”的飘洋之旅

2011-12-29刘许生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8期


  这块被命名为“中国皇帝”的菱锰矿,从发掘地广西,到美国图森国际宝玉石展览会,最后回到湖南,让世界知道,最好的菱锰矿在中国。
  
  菱锰矿晶体被称为“印加玫瑰”,因为在古代印加帝国的发祥地——安第斯山脉里被人发掘出来的菱锰矿最有代表性。它有着玫瑰般艳丽夺目的颜色,有着玫瑰般的绽放的形状,是古印第安人的圣石。
  百度百科显示,世界上最好的菱锰矿晶体产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甜屋矿山,菱锰矿也是科罗拉多州的州石。
  被发现以来,菱锰矿一直都是西方矿物晶体爱好者的宠儿。
  中国沉默了一个多世纪。
  直到2011年2月6日,美国图森矿物宝石展览会(以下简称“图森展会”)上,一枚来自中国广西梧州的菱锰矿震惊了整个收藏界,用发掘者湖南祥瑞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董建强的话来说就是“颜色这么艳丽、花式这么复杂、晶体这么纯洁、体积这么庞大”的菱锰矿在世界上是第一次被发现。
  图森展会将其命名为“中国皇帝”,意为至高无上的难以超越的地位。
  人们迷醉了。开始出价,从350万美元起步,经过一轮轮竞价,最高出到了600万美元。
  但是,董建强没有卖,因为他为这块菱锰矿付出了太多心血。从出土到清洗,再到运输,直到展览,这一路他像爱护婴儿一样地爱护它。他自己对它也是喜爱至极,舍不得出手。他还有个愿望就是,这样美丽的矿物也许以后难以再发现,应该要留在国内,即使到时候卖了,“想念了也可以去看看”。
  所以,今年5月底,“中国皇帝”又漂洋过海,回到了中国,回到了湖南长沙。
  这是一个矿物爱好收藏者最纯粹的喜好,精品共赏析。
  
  从福建到广西,寻找菱锰矿
  故事还得从1995年的福建说起。
  那年,董建强的朋友在福建福州一地摊上发现有许多菱锰矿晶体,后来听老板说才知道超过一万块晶体,它们被凌乱地堆积在一起,卖价很便宜。他们随便买了几块,发现这些菱锰矿晶体非常完整,色泽鲜艳,有些还比较大,从小在冷水江矿区长大的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些菱锰矿是个潜在的宝库,因为中国之前并没有听到哪里有菱锰矿大量出产。
  不过,这时候的董建强还只是一个喜好收藏邮票和钱币的收藏爱好者,对菱锰矿并没有打算像现在这样作为产业一样地规模性经营和收藏。
  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一个收藏矿物晶体的朋友对他说了菱锰矿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热火程度,以及中国的匮乏,他才意识到,如果自己能够找到自己收藏的这些菱锰矿晶体的产地,那有可能会填补中国矿物晶体收藏的一个空白。
  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
  “最开始,我们听到的消息说这些菱锰矿来自云南,于是,我们跑到云南的一个不知名的山区去看,发现不是的;然后又说是贵州的,我们又跑过去,发现又不是的;不过,这样一路追踪,终于,我们发现了原产地,广西梧州苍梧县。”对追寻菱锰矿的旅程,董建强及祥瑞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谢刚毅的记忆中只有大致的旅程了。
  找到这些菱锰矿的真正产地之后,董建强发现“这些矿物晶体都被当做一般矿石敲碎了卖,价值大大降低,而且,甚至被扔掉,废弃了”。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广西在上世纪90年代在梧州苍梧县铅锌矿脉中发现片状菱锰矿后,就开始开矿了。不过,那时候,他们主要是开采铅锌矿和银矿,对菱锰矿并没有涉及,所以,发现菱锰矿晶体,要么敲碎了,当做矿石便宜买,要么直接当做废弃品扔掉。
  董建强觉得很可惜。因为这时候,他已经开始知道矿物晶体的价值了,包括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他开始酝酿了一个大的动作了。他和当时的梧州亿丰矿业老板商量,说每年给矿上一些钱,希望能够让他们开采菱锰矿,自带设备和人员。
  那老板一口就答应了,因为对他来说不但没有损失,还可以多赚一笔钱,何乐不为。
  不过,董建强很快就发现这样的方式不方便了。因为矿山毕竟是别人的,他不敢投入太多资金和设备,可是,如果不加大投入,提升设备质量,菱锰矿很难被发掘出来。
  所以,这段时间,他基本上没有发现好的菱锰矿晶体。
  于是,2006年,祥瑞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谢刚毅说服亿丰矿业老板,和其他几位股东一起购入亿丰矿业50%的股份。这样,他开始大规模开采。
  在今年的图森展览会上,最低出价350万美元
  事实证明董建强的这种大规模开采是正确的。他们所有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掘进设备,价值一百多万,摒弃了以前利用炸药开采的方式,而选择切割挤压的物理方式,这样既可以得到完整的矿物晶体原石,又不破坏矿山环境。
  很快,他们就发掘出一大批精美的菱锰矿晶体。这些晶体被卖到全国各地,以及参加世界各大著名的矿物宝石展览会,比如美国图森、德国慕尼黑等,大大提升了菱锰矿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平邑县天宇自然博物馆等国内大部分公立或私人自然博物馆,都把收藏和陈列广西产的菱锰矿标本为镇馆之宝。
  不过,真正让广西菱锰矿晶体震惊世界,让董建强为之痴迷的的菱锰矿晶体产生在2009年11月19日。
  对董建强来说,这一天的印象实在深刻,在场60余位矿山工作人员历时2个月又19天见证了“中国皇帝”的诞生。
  刚出土的“中国皇帝”被一层层灰色的原石紧紧包裹着,甚至还露出了铅锌矿的石英矿脉。
  “但是,从它稍微显露出来的一些棱角中,我可以肯定,这块菱锰矿晶体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惊喜。我没想到的是,清洗出来的它原来这么漂亮,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一切的投入,都值得”,虽然“中国皇帝”还是一个谜,但是,董建强已经按捺不住欣喜了。
  2010年10月,董建强将这块包裹着“中国皇帝”的原石运送到美国顶尖的收藏公司“甜蜜之家”去清洗,为了保证安全,他光这块“中国皇帝”的运输保险费用就投了10万元。
  “因为清洗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活儿,国内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公司。而“甜蜜之家”有着顶尖的设备和人员,通过温度控制、超声波、沙粒高速喷剂等物理方法,以不破坏晶体原貌为原则,”董建强介绍说。
  在很早以前,董建强鉴于国内没有专业的矿物晶体清洗公司的现状,他想联合“甜蜜之家”在中国建立一个清洗公司,“我跟他们谈了两次,都不同意,我不得不暂时放弃,”董建强至今还很遗憾。
  其实,为了得到“甜蜜之家”的清洗,董建强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这些。因为与“中国皇帝”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块“中国皇后”——体积比中国皇帝略小的单面菱锰矿晶体,董建强是把后来估价3000万人民币的“中国皇后”按成本价卖给了“甜蜜之家”,他们才答应清洗,同时,还要另加费用,每个工人按100美元一个小时工价算。
  之前,董建强就清洗费用出价100万元,对方不同意。
  3个月后,2011年2月6日,“中国皇帝”在美国图森展览会精品展中亮相,一时间惊艳无双,震惊全场。“它在开幕式都没有拿出来,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清洗好,直到精品展的前一天,才清洗完,我们是用专车赶时间到图森展会的。”
  董建强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因为当人们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开始出价,底价就达到了350万美元,最后出到了600万美元。
  图森展会也因此将其命名为“中国皇帝”,以此证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何去何从?还是留在国内吧
  这样高的价格让远在湖南长沙的董建强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压力重大。
  “欣喜的是,这么久的投入和心血没有白费;压力是因为,我不想卖,想拿回国,这就需要顶住压力了。”果然,后来,图森展会在竞价结束后,就有人与他商量,让他卖了“中国皇帝”。
  
  董建强一直坚持着不答应。
  图森展会没办法,最后终于答应将“中国皇帝”运回中国。
  5月中旬,在美国“旅居”长达8个月时间的“中国皇帝”终于回到了湖南长沙。
  董建强在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思考“中国皇帝”的未来。
  “从被发现到现在,我在它身上的投入成本不下1000万,这还不包括那块被作为清洗条件卖掉的‘中国皇后’。现在广西梧州的亿丰矿业还在继续运转,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近一年多时间以来,我们基本上没有发现过一块稍微好一点的菱锰矿晶体,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收入,只有支出。”巨大的资金压力,让董建强有点不堪重负。
  不过,将“中国皇帝”留在国内是他不会改变的想法。
  “它在我们眼里,是无价之宝,是中国出产的无价之宝,我是不会将他流到国外去。我虽然是个商人,但是我更是一个矿物晶体收藏者,我要让这块世界闻名的‘印加玫瑰’在中国或者在湖南一直绽放。”董建强倔强地说。
  
  百科
  
  地学菱锰矿
  菱锰矿又名红纹石,是以具有像木头纹理般的条纹外观为最大特征的玫瑰色结晶体。在希腊语中,它的学名Rhodo代表“玫瑰”,chros所指的是“颜色”之意。
  在古代印加帝国的发祥地——安第斯山脉里被人发掘出来的菱锰矿最有代表性,因此菱锰矿还具有“印加玫瑰”的别称。
  中国贵州、湖南和东北等地锰矿床中,有大量菱锰矿产出。它是提取锰的重要矿物原料。色泽艳丽、透明的菱锰矿可作为低档宝石和工艺装饰品原料。
  菱锰矿产生在锰、铜、银和铅矿矿床伴生的矿脉中,最古老的矿场在阿根廷,出产的菱锰矿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