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执法“伤不起”
2011-12-29万波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8期
曾森林的痛,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系统执法难、难执法的无奈。
有时候,一个人的痛,折射出的是整个国土资源基层执法体制的无奈。
比如曾森林。
曾森林,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国土资源所干部。2011年5月16日,在土地违法动态巡查中,曾遭遇暴力抗法,造成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出血,后经两次法医鉴定均为“重伤”,一度生命垂危。
案子引起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湖南省纪委书记许云昭、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方先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执法总队总队长范荣华等部、省、厅三级官员亲自过问,要求核查真相,请相关部门依据事实严肃处理;娄底市委、双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指挥案件侦破工作。饶是如此,案子至今仍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受害人曾森林经各级医院治疗,已脱离生命危险,体征稳定,但情绪波动,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信心不再。
曾森林的痛,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系统执法难、难执法的无奈。
事起:违法占地
娄底市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境内地貌山地连片、岗丘交错,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年来,双峰紧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依托“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经济辐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与此同时,新一轮违法占地建房悄然兴起,乱占耕地随意建房现象比较普遍。
2011年5月16日,曾森林随双峰县井字镇国土资源所所长王成勇等6人在进行土地违法动态巡查时,发现该镇松庄村金星组村民左晓春在此前两次口头通知停止违法行为后依旧在未办理建房手续情况下擅自建房。在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后,他们当即指出,左晓春未取得村民建房用地批准书擅自占地建房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应立即停止施工,接受处理。
然而当事人左晓春不听劝告,拒绝停工。他的理由是,“别人的是建好了才批,我的为什么不能建好了再批?”
据悉,在当地,不少村民新建住房,大都“未批先建”,或赶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突击施工”。对于此类违法用地行为,碍于执法权限,国土部门只能下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劝阻当事人停止违法占地行为;若当事人不听劝阻,执法人员就只能在完成必要的立案、取证、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复议、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复杂程序之后,向法院递交材料,申请强制执行。
“完成这些程序后,房已基本盖好甚至竣工。出于维稳需要,加上考虑农民实际,法院基本不会同意强制执行的。”王成勇满脸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类行为,往往都是经济处罚,补办用地手续了事。”
由于此类现象事实存在,这就给了左晓春们违法占地建房足够的理由和信心。
所以,当王成勇等人当场送达《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要左晓春签收时,他态度坚决,拒绝签收。“我砌好了我会来批的,工我是不会停的”。
冲突在瞬间迸发。
曾森林回忆,在左晓春拒绝签收通知书后,王成勇下令他们现场取证。于是,他拿起相机,对施工现场拍照。当他拍照完毕准备清理工具时,无意碰倒了已经简易竖起的门框,引起左晓春73岁老父亲左枚生严重不满。他突然发难,“用手里准备好的一块红砖重重击中我的右额和右眼,我当场倒地,脸上血肉模糊,血流不止,人事不省……”
曾森林躺在血泊中。
发酵:写给部长的信
案发后,双峰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十分重视和关心。县国土资源局第一时间向县委、政府紧急报告了此事,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国土资源的县委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均批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者、严惩凶手、维护法律尊严。县政法委及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案件的调查处理进行了详细会商、部署。
公安机关及时予以立案侦查。5月17日,左枚生、左晓春父子以涉嫌妨碍公务罪被刑拘。5月18日,犯罪嫌疑人左枚生因年纪大,且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被取保候审。5月24日,公安机关依据相关材料和证词,认为左晓春没有妨碍公务行为,也无故意伤害行为,故解除刑拘,予以释放。
6月2日,曾森林因病情需要再次赴长沙医治,其家人在得知左晓春被释放、左枚生也未收监情况后,心生不满,遂到双峰县公安局、政法委上访。在县政法委,曾森林妻子、弟弟因情绪冲动与政法委工作人员产生言语和肢体冲突,经县政法委报警后,以干扰政府机关正常办公秩序为由带到双峰县水陆派出所问话作笔录,后曾弟写下保证书并交纳200元赔偿金后才得以离开。
往事不堪回首,尤其是那些痛苦的记忆。
在长沙治病的曾森林,得知亲人为自己遭受委屈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我是个男人,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反而让他们受委屈,心里憋屈,难受。”
6月30日14:40分,“心里憋屈,难受”的曾森林,因案子迟迟未有满意说法,在相关领导毫不知情情况下,曾森林亲自将自己写给徐绍史部长的信件在红网“百姓呼声”栏目贴出,一是泄愤,二是希望藉此引起公众关注,加速案件解决速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30日18:07分,娄底双峰论坛“百姓视角”转载该帖,引发大量网络围观。7月1日,曾森林事件开始在湖南国土资源动态QQ群里传播,引起系统人士热议,一度成为公共议题。
根源:制度之困
曾森林案不是个例。
近年来,随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用地供地矛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