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保证

2011-12-29庄威

成才之路 2011年26期

  摘要:虽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完美,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课前预习
  
  随着江苏省规范办学行为的逐步推进,新课改的层层深入,新课标的内容更加丰富,而课时要求却更加有限,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必然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呢?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之一。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学生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新的认知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注重有效的课前预习,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通过预习,学生首先可以大体了解课堂上要学的内容,如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等。再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出其难易程度、知识结构及英语课程类型,从而选择英语学习的方法。在整个预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2.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为上课扫除了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拉近了与新知识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对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能有预见,对老师的提问能大胆地回答。这些成就感能促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了解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时注意力就会有所侧重。他们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去听课就使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就能自然而然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期准备,就不会有高效的英语课堂。如何通过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针对英语学科特点提出以下策略,同大家商榷,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分层布置课前预习内容
  布置课前预习时,一定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预习内容。例如,我把预习内容分成A,B,C三层,学困生完成C层,中等生完成B,C层,成绩优秀的学生完成A,B,C三层。要求学困生听录音读单词,弄清词性,中等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并要求他们听录音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读准语音语调,还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大意。同时培养他们注意积累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主要的词组、常用的短语、句型摘抄下来,并把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重点解决。
  2. 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在布置学生的预习内容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尽可能不要布置那些学生通过手边的资料就能获得答案的习题。预习的设计要敢于向优生的智力挑战,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3. 合理设置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是学生预习的“方向盘”。这个“方向盘”要有可操作性,学生握住它才能到达目的地,也就是实现预习目标。在学生明确预习目标的基础上,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读一遍文章比不带问题读五遍的效果要高。因为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他们就要边读边思考,从文章中找答案,这时候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效果当然会好。
  4. 加强预习方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教给学生。”说的就是要求教师“授人以渔”。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点滴做法:(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我们的学生没有那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反复朗读所学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型和课文,初步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这样上课时心中就会有底。(2)布置任务,适当引导。当然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还要把握内容的层次性,也就是说要因人而异,为学生量体裁衣,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从英语预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班级中组建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教学需要,不同的学习层次,参加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协助、相互竞赛、相互促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预习,解决预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小组合作预习或学习中可以克服个人的思维局限,同时在小组讨论中还可以互相帮助,培养良好的学风。(4)及时进行预习反馈评价。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一定的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作业入手,看看学生是否在课本上进行圈圈点点,看看学生有没有预习笔记;同时通过和学生谈话的方式,交流预习中的疑惑和收获,让学生在谈话中体会预习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谈能够获悉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可以洞悉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以根据这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再结合新授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当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实践证明,“好的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课前预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而且能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精彩。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仁贤.有效教学聚焦课堂——设计作业与练习创新思维[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睢宁县官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