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2011-12-29马忠伟

成才之路 2011年26期

  说起作文,学生是“谈写色变”“闻作惊恐”,其实它并非完全是无源之水引起的。恰恰相反,他们素材积累的账页上有着丰富的储存,他们往事回忆的仓库里有着并不贫乏的资源。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激活他们的写作欲望,没有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
  一、范文引路,曲径通幽
  这是我刚接任一个新班后的第一次作文课。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走上了讲台,却没有急着宣布今天写作文,而是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欣赏一篇好文章——《温馨的康乃馨》。”说完我尽量地做到声情并茂地读完这篇文章。随后,我问大家感受怎么样。大家都说太美了。于是,我给全班同学每人发了一份,要求大家和老师一起评析这篇文章。随后,又请两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之后,我故意静了下来,微微一笑:“你们说说,下面的时间,大家该轮着干什么?”学生会心地一笑:“写作文。”这一声回答,虽不是惊天动地,却让我分明感觉出了孩子们情绪的高涨。我又笑了笑:“你们知道我希望大家怎样写吗?”又是一阵响亮的回答:“知道,像《温馨的康乃馨》一样动人的文章。”“是的,你们明白了,真是太好了。”然后,我才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这次作文题目:温暖。大家心中千言万语,不用扬鞭自奋笔,我在台上的笔还未收起,台下已是一片刷刷之声。
  为什么不开门见山,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觉得主要是巧妙地避免了学生的厌倦心理,或许这就是曲径通幽吧!
  二、打破常规,引导创新
  学生的作文只有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其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打破常规,引导创新,实际是关乎学生写作的重要之举。
  1. 充分发挥求异想象,拓展创新空间
  学生作文的题材往往是从学生积累的宝库中挖掘、提取出来的。这当然确有必要,但若老是食一个菜谱,即使是再美的佳肴也会腻味。这时候,便去引导学生毫不留情的舍弃这些,展开求异想象的翅膀,正如金庸所说:“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虚构靠什么?想象。
  2. 抓住生活信息,灵机调整计划
  这是一个满天雪花纷飘的早晨,经过了漫长的枯冬之后适逢它的到来。孩子们惊喜不已,响亮的铃声,他们充耳不闻,本是进教室上语文课,却被我改成了赏雪活动。雪停了,我们又把《第一场雪》调整,提前来学习。随后,一篇篇雪之颂歌,妙不可言。
  3. 着意“创造生活”开发创新资源
  学生紧张的学习,难免会造成写作资源的枯竭,再谈作文,可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怎么办?通过“创造生活”来解决。所以,我们组织的“让我丰富,让我深沉”的读书活动,不但增添了大家写作文的素材,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素养。
  (平顶山市湛河区沁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