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

2011-12-29苏秀楠

成才之路 2011年26期

  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音响效果,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在讲述“大一统的汉朝”时,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作基础,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迎刃而解。因此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故事架桥,调动兴趣
  历史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民族政权并立时代”一课时可以用“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用“卧薪尝胆”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如“秦王扫六合”一课中涉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问题,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杀人如狗彘”。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同学的意见不一:有些同学认为他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应该给予肯定;也有些同学认为他残暴,焚书坑儒又严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了不少亮点,加深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作为新课程实验的践行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承德县逸夫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