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规律提高高中篮球教学质量
2011-12-29花存粮
成才之路 2011年26期
摘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在我校体育选项教学中选报篮球项目的学生特别多,占了学生总数的35%。在篮球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等状况,还取决于学生的动机、兴趣、自我观念、意志、情感、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篮球选项教学;心理学规律;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展开,我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也由选项教学代替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在我校体育选项教学中选报篮球项目的学生特别多。通过心理学规律的应用,多种心理因素的把握,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习的兴趣,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另外只有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队员在学练的过程中才能有愉悦的心情,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1. 建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篮球教学活动是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具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目标一致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积极和主动,教学就能以较高的效率展开,达到亲师信道的效果。
2. 培养学生交往技能
篮球教学中学生交往频繁,合作次数多,有益于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1)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学生交往应本着诚信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2)加强个性修养,做到“豁达大度,克制忍让,温和亲切,正直诚实,委婉含蓄”,使得人见人爱。
二、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或心理倾向,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例如,当学生看到篮球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篮球发生了兴趣。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
兴趣与学习活动效果往往是成正比的。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准确、熟练、完美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诙谐的讲解,使学生建立起动作美的概念而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诱发他们的好奇心。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在篮球教学活动中,应教会学生先看到别人的优点,并互相赞扬、学习,再指出不足帮其改进。
1. 教师的关心是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的基础
教师的点名与微笑,即记住学生的名字与和蔼可亲的态度,可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由此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容易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
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创设了自由空间,让学生当家做主,即包括一些上课的内容、时间、方法等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确定,增强其自主性、独立性。这样增加了学练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练的效果。
3. 多鼓励,帮助学生正确归纳
鼓励是教育培养学生最好的方法之一,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鼓励会让学生产生力量。比如,很少投中篮的同学在比赛中投中球后,可以大声地喊出“好球”来鼓励他。
4. 多表扬,增加学生的成功感
在篮球教学与比赛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表扬和批评是最常用的方式,这主要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有关赞许和反对的信息,孩子也是通过其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的。多表扬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 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
自信在于准备充分,胸有成竹。当然自信准备包括情况的了解、知识的积累、特征信息的收集,以及必要的计划、必要的练习、物质和关系的准备等。
具体的篮球教学中,学生要做好服装、情绪的准备,了解教学内容与安排,并由此做一些运动技巧、规律方面的理论认识准备。这样在上课时,就会胸有成竹,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信心百倍地投入课堂练习。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志不强者智不达”,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 提高学生的认识,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自觉性、积极性
通过讲故事、介绍名人事迹,如郑海霞、姚明等篮坛名将小时候刻苦锻炼,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自我意志。
2. 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培养其顽强性与坚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确切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也可以故意设置困难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他们的顽强性。
3. 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果断性
在篮球比赛中有的学生怕自己投篮不中,而把很有利的投篮时机都错过了。这时教师就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地投,中不中无所谓,即使投不进,也鼓励他“就应该这样,投篮机会掌握得很好”,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影响篮球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因素是关键因素,运用好心理学因素能有效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人际关系、学练兴趣、自信心、意志力等几方面的培养能很好地促进篮球等集体类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效果,我们基层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更好地促进篮球教学训练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仁健.成功体育教学的心理学基础[J].四川体育科学,1997
(1).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孟州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