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选择题的命制
2011-12-29刘艳侠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4期
摘 要:数学试题中选择题的分值显示出它在高考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它便成为一线教师和考生关注的重要题型,特别是高中一线教师有研究这样课题的必要,研究它不仅是学生应试的需要,而且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本文从数学选择题命制的原则、方向和方法三方面论述了数学选择题的命制技术。
关键词:选择题;命制;中学数学
一、选择题命制的原则
命制数学选择题,关键在于其考查能力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取材要恰当合理,并且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于选择题题干的命制,应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1.注意取材与表述
取材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要少,要注意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考查,而且多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主,不要考察多个知识点,更不要强拼强凑,在原有概念上再挖掘概念。每道数学选择题多以2~3个知识点为宜,过多的知识点只能使题干杂乱无章,解答没有头绪,不利于考查学生掌握应用知识的能力。
2.注意技能与知识
要命制出非常有考察评价功能的数学选择试题,要么兼顾知识性,要么兼顾考察学生能力。作为选择题,由于该类试题相对难度不大,故不太适合在一道题中知识、能力一并考查,以避免学生每道题都花费大量精力。
3.注意题干和备选项
为了使试题更具紧凑性,命题人一定要安排好题干和备选项的辩证关系。题干设置的好坏,以及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兼顾了备选项,能否使题干和备选项读起来通顺易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好的选择题的设置前提。另外,干扰项的设置,一定要事先做好换位,命题人要考虑到作为考生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提取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命题。
4.注意传统与创新
创新试题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份试卷的亮点,这个亮点的出现常常是一份试卷评价的重要筹码。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也应运而生。针对这种情况,命题人应大胆地对试题的命制进行创新,以适应学生与教师的新的需求。传统的题干的设置多以考查基础知识,创新题目的题干灵活性比较强,设置出耳目一新的数学选择题的题干很能抓住学生的眼球。
二、选择题命制的方向
1.围绕单一概念命制选择题
正确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是正确命制选择题的前提,用单一的数学概念命制出的数学选择题相对比较容易。寻找在概念中学生最易理解有误、最易产生歧义的地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命制出既贴合概念,又能够挖掘概念中的内涵和外延的试题,不仅题目不偏离概念,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
2.围绕多个概念命制选择题
概念与概念之间往往蕴涵着某种关联,几个概念的某种信息传达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向适度。命题人可以根据这种信息挖掘出概念间的切入点,把看似不可能的东西放在一起,更能命制出高水平的数学选择题。这也适应高考中所考内容易多个知识点、多个模块综合考察的思想。
3.围绕数学特有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命题
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都表达和反映了一定的数学概念。在命制有关概念的选择题时,可以结合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命题。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的使用,能让学生在浩瀚的自然语言中解脱出来,国外一些相关的考试就是用这种符号语言来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能力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