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有效性浅析
2011-12-29葛永定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4期
试卷测试后的讲评课是复习教学的重要课型,是复习课的继续和深化。试卷讲评是查漏补缺、矫正错误的有效手段,它在巩固、内化知识、反馈教学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试卷讲评,不仅能弥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知识方面的欠缺,促进知识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就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试卷讲评的误区
1.逐一讲评无重点
表现为教师在试卷讲评时按试题的先后顺序逐题讲解,平均使用精力与时间,即使大多数学生做得对的容易题、简单题也进行讲评,这样做浪费了学生时间,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奋感,结果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2.就题论题不拓展
表现在讲评时教师把重点放在错题应怎样解答上,对试题的背景、变化、与其他试题的联系讲评少,易使学生对解题的本质规律认识不足,不利于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3.方法唯一不开放
数学试题的解答方法往往是不唯一的,如解答选择题时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用直接解法,对解答题也往往因为解答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思路与方法。有的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多按照自己的思路与方法进行讲解,对其他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学生答卷中的创新解法置之不理,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一讲到底不互动
表现为试卷讲评时有些教师因为教学时间紧而采用纯粹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讲评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讲评前教师对学生的解答不作任何的分析,只是把自己的解题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种填鸭式的讲评因为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受到压抑,以至“错题一错再错”。
二、有效讲XJdnjvJ+doad+8C/5C98bbKTf9cmsAemanoyddH7eMQ=评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数学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性最强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解题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因此测试后教师要及时讲评。一般情况下考试后的1~2天学生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每道题的完成情况都记忆犹新,他们不仅急于想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更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这时进行讲评试卷,能大大提高讲评的效率。
2.针对性原则
讲评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与个别错误认真备课,通过对错误原因的分析,明确哪些题目应该讲评,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应该展开讲评,必要时重新组织题目,设计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避免“从头到尾,逐题讲解”。
3.反思性原则
“做题千万道,解后抛云霄”,学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