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级制\\考核制和任期

2011-12-29孙彦川

中国教师 2011年21期

  《中国教师》:长宁区对于中小学校长任期是怎样规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您怎么看待这一规定?
  陈设立:长宁区从2005年3月起实行校长任期制,一般一个任期为3年,校长在一所学校一般不超过2~3个任期。校长任期届满,经考核符合任职条件的,按有关程序批准后,可以连任;确因工作需要,可以调任;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完成下一个任期的一般不再连任(经批准,其原有职务待遇可予以保留);校长在任期内,有工作严重失职或犯有严重错误以及确实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经党工委会议决定可以免职、调离或中止任期。校长可以提出辞职申请,经区教育党工委会议批准,方可离职。根据以上要求,2005年全区有21所小学、14所中学实行校长任期制,2006年全区又有19所学校实行校长任期制,2007年全区其他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全部实行了校长任期制。几年来,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贯彻了三大原则,一是与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相结合,校长任期年限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同步,为校长逐步形成办学思想,检验改革举措的可行性和促进学校稳步、持续发展创设条件;二是与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相结合,发挥考核的诊断、改进功能,进一步增强校长履行目标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提升校长的工作水准;三是与校长职级制度相结合,把校长履行任期目标的绩效与校长职级的晋升与否挂钩,激励校长在任期内加快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更有效地发挥校长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进一步有效推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学校法人地位和权责,树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构建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规范有序、合理运作的工作机制,强化校长办学的主体责任,落实校长在依法自主办学、引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具体职责,发挥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校长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为推进校长选拔、任用、考核制度的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健康用人机制奠定基础。
  《中国教师》:在学校是否可以通过权力监督、教师参政等渠道,而不是一定要通过校长流动来避免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滋生利益集团等问题?
  陈设立:可以通过明确校长在任期内学校要达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实现上述目的。一是要求校长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分析学校发展背景与现状、发动教职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和听取社区代表、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期内的发展目标和每学年的具体工作目标,以目标来统一教职员工的思想,凝聚人心,并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落实到各项办学活动之中,落实到教职员工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校长为了实现任期目标,必然会提升责任意识、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来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因此,校长任期制的实行,其过程也是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管理的体现。
  《中国教师》:如果要实行任期制,怎样才能使校长尽快融入新环境,4rRxFqziWKxDwGGO7di2AcEMHBB+T4VZiiqyGRQM+kc=以避免新政尚未见效,任期已快要到头的问题?如何能够避免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盲目推翻学校以往比较好的政策与做法?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和措施能避免校长追求短期效益和改革不能深入贯彻、持久执行的现象?
  陈设立:实施任期制,我们关注的重点包括规划的现状分析是否如实客观;是否根据学校现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并且能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性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绩效评价如何反映校长的管理实效和学校发展的业绩等等。我们在评价一所学校发展、评价一位校长发展上看重的是学校和校长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采取的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而不是只看部分结果或亮点,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依法治校、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民主管理、廉洁自律”等。采用的考核方式也是多维度的,校长向校教代会进行述职并接受测评;区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督评;教育局分管领导、各职能科室对校长的工作态度、能力和目标达成度情况进行考评。校长任期届满,由区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对学校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绩效进行终结性督评。由此可见,校长在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推动学校发展中贯彻的是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执行的是学校的集体智慧,是可以保证学校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
  《中国教师》:据您了解,目前国内主要存在着哪些选聘校长的办法?您最认同哪一种?目前很多学校的校长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经过考察后任命,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发言权。您认为选聘校长应该通过什么程序?
  陈设立:目前,我国主要有委任制、公开招考制和直接选举制三种选拔形式。委任制是主要形式,此种形式的程序为:先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学校领导一起,提出入选对象;经过考察,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可否选用的意见;最后,按当地校长任免权限规定审批。委任制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甚至出现买官卖官现象,降低校长队伍素质。加之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权力较大,若出现腐败行为,广大师生也很难针对上级部门任命的校长采取应对措施。公开招考制即根据特殊需要,公开向社会或外地招聘校长。这种方式能够广纳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可能物色不到合适的人选,或者由于时间紧迫、距离遥远等种种原因,使得招聘方在招聘过程中难以全面考察应聘者,尤其是容易忽视应聘者的实践经验。直接选举制的使用范围比较小。个别薄弱学校,因为无法提出校长的合适人选,或者曾经选派的校长难以有效地工作,不得不实行民主选举。这种直接选举出来的校长,虽合民心,但往往难以在工作中兼顾民意和上级要求。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在校长选拔任用方面做了很多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选拔制度、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现有的选拔制度存在着偏重校内选择、缺乏竞争性、考核面狭小、选拔标准模糊、缺乏民主监督、选拔过程中具有“行政性”等弊端,亟须革新改进。
  一流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