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英东:英姿勃发于世界东方

2011-12-2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8期

  2006年10月28日晚,香港知名富商、全国政協副主席霍英东在北京協和医院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83岁。
  霍英东是香港20世纪罕有的商业奇才、最出色的华人体育社会活动家和著名的慈善家。他是香港第一位晋身于“党和国家领导人”阶层的“红色资本家”,同时也是香港沧桑巨变这部辉煌历史巨剧的见证人。
  有媒体称,霍英东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煤矿工人到亿万富翁,他的奋斗经历是半个世纪香港社会发展的缩影,从香江大亨到全国政協副主席,他的人生轨迹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经典例证。
  1923年,祖籍广东番禺的霍英东出生于香港一户水上人家。父母最初为他取名“霍好钊”,后改名“霍官泰”,期望他日后步入官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自己改名为“英东”,意为“英姿勃发于世界东方”。
  霍英东曾多次表示,“在香港这些富豪里,我的出身是最苦的”。7岁那年,他的父亲在出海时翻船而亡,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他的两个哥哥葬身鱼腹。霍英东的母亲带着霍英东和两个女儿搬进港湾的棚户区,勉强度日。
  读完初中后,因日军入侵香港,加之家境窘迫,霍英东不得不辍学务工。他先后干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等,后抓住机会投身舶运3d5ea6e248805724adf259d048eb9d6d867a65fe0388b68333c6464340d1a0fe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成为了霍英东人生的转折点。当时,英美对中国实施禁运,可朝鲜战场上的数十万志愿军都在急盼药物、汽油、轮胎等“禁运”物资。中国政府遂开展了在海外组织抗美援朝物资的工作。当时,香港的一些爱国商人愿意捐献物资,却无法将其运至大陆。于是,霍英东冒着被港英当局缉私和管制的危险从事海上运输,成了大陆最信得过的人。
  霍英东后来曾回忆道:“从1950年到1953年的3年间,我们几乎每晚开工,没有一天停止过,白天要联络、装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是要加班抢运到深圳蛇口。而且我们没有一天耽误过。”
  200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50N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霍英东是惟一被邀请出席的香港代表,并与胸前挂满勋章的抗美援朝立功将士一起坐上了主席台。
  对于这段经历,霍英东日后曾说:“如果说当时我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的,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但说当时我连一点认识、一点想法都没有,也不是事实。要光是赚钱,还有很多方法,并不一定要走这条路,而且,走这条路赚的钱并不真的很多。”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霍英东已跻身于香港超级富豪之列。但成为巨富后,他朴素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太大改变。全国政協常委、香港著名企业家陈永棋曾回忆到这样一个细节:“多年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到霍先生家里办事,他正在吃两根玉米,那就是他的晚饭。”
  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霍英东在香港一步步地建立起了他的商业帝国,他开始将眼光转向内地。
  大陆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霍英东是最早投资内地的香港商人。但在当时,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一位长期与霍英东共事的人士曾回忆,霍英东当年要回国投资时,港英政府曾对其大加阻挠,霍英东被迫“偷渡”到蛇口谈生意:“当年港英政府的政治部对我们盯得很紧,如果正常出关会受到盘问及刁难,所以我们叫人用游艇运载我们到蛇口。”
  1982年,霍英东对内地的投资绽开了第一束花朵。他建起了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一家中外合作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按照当时的惯例,五星级酒店通常不允许普通市民进入,但霍英东特意欢迎老百姓参观游览,每天闭店时,服务人员都拿着筐捡拾参观者在拥挤中遗落的鞋子。
  平民出入高级酒店,在今天已是司空见惯,而在当时,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与胆魄才能做出这一决定。霍英东之子霍震宇对此曾说:“父亲坚持这样做,就是要让国人拥有一份民族自信心。”
  此后的20多年间,霍英东的投资事业遍及全国各地。“霍英东先生一生,满怀浓厚的家国情怀。”霍英东去世后,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的唁电中用这样的语句描述他的一生。长期以来,霍英东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及家乡建设捐献了大笔资金。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于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营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尤其是在推动内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
  在他人的回忆中,一个小故事常常被提起:有人问霍英东一共向内地捐赠了多少钱?霍英东竟回答不出来,只是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