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解理论综述:回顾与展望

2011-12-29吴小芳

关键词:注意力角度概念

吴小芳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00)

识解理论综述:回顾与展望

吴小芳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00)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学界对该理论具体内容的论述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回顾识解理论的四种不同观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试图就其解决办法提出几点建议,以其进一步完善及更好地应用该理论。

识解理论;不足;解决办法

“识解”最初被称为“意象”。“意象”这一术语源自认知心理学领域,指人们对外界实体进行感知体验时所形成的可长期保留在人们大脑中的抽象表达,后被应用到认知语言学领域,成为语言意义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即概念内容和心理意象。语言成分,无论是词汇的还是语法的,都将某一特定的心理意象附加在它们所唤起的概念“内容之中”。[1]心理意象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有其认知心理学渊源,但与认知心理学的“意象”却不尽相同。为了避免术语的混淆,Langacker弃“意象”,而改用“识解”,并将其定义为“We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我们拥有用许多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的能力)。[2]目前,关于识解理论的这一定义,学界相关学者没有异议,但就其具体内容,即识解方式分类问题上,却颇有不同,主要有四种主张,即Langacker、Talmy、Croft&Cruse和Lee。本论文在回顾四种主要识解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当前识解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解决办法提出几点建议,以其进一步完善及更好地应用该理论。

一、识解理论的主要分支

(一)Langacker的识解理论

Langacker认为“识解”主要包括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五个方面的内容。详略度是指对实体描述的详细程度和精细级别。详略程度越高,读者的识解空间就越小,识解方式就越少,识解结果也就越单一;反之,详略程度越低,读者的识解方式就越发多样性,因此识解结果就会不一样。辖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至少应包括基体和侧面,有大小之分即辖域的级阶。辖域可被表达式激活,为我们理解表达式提供了背景知识。认知主体的背景知识是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互动的基础上日积月累下来的。其除了具有相同的百科知识部分外,根据个人体验的不同,还有不同的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体进行识解时,由于个人的经历或背景知识的差异,会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识解结果。视角是指人们观察和描述事体所采取的角度。观察者选择的观察角度不一样,其识解方式和结果也就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与“背景”、“突显”和“框架语义学”关系密切。突显的认知基础是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主要有侧面∕基体和射体∕界标两类不同的突显。可以说它们是图形∕背景的具体应用。图形是指概念中或认知中被突显的部分,是关注的焦点,而背景是为突出图形而起衬托作用的部分。[2,3]

(二)Talmy的识解理论

Talmy提出“识解”包括构形系统、视角系统、注意力系统和力动态系统四个方面。构形系统是同一认知系统——语言的概念结构的决定者。与词汇提供概念内容的功能不同,其基本功能是组织概念,为词汇表达的概念材料提供一种框架结构或脚手架。Talmy分析了七种构形结构,即数态、届态、分裂状态、数量的配置、延伸度、分配型式和轴特性。视角主要指在心理上观察某一事物或场景的位置,如视角地点、视角距离、视角方式和观察方向。注意力系统主要包括注意力强度、注意力层次、注意力映射和注意力之窗。力动态是指所认为的事物与用力之间的关系,包括力的施加、对力的阻挡、对力的克服、力的阻碍物以及这些阻碍物的消除等等。[4]

(三)Croft&Cruse的识解理论

Croft和Cruse认为以上Langacker和Talmy对识解内容的分类都不全面,提供的理由是他们对识解内容的分类没有包括Fillmore的框定和Lakoff与Johnson的隐喻这两种普遍使用的语言概念化方式。[5]为此,Croft和Cruse提出了一种新的识解内容分类模式,旨在包涵所有认知语言学家所研究的识解内容和表明语言学家提出的识解操作和认知心理学家及现象学家提出的心理学过程有密切关系。这种分类模式为:Ⅰ.注意力/显著度(A选择:1.侧像;2.转喻;B范围/夏域:1.述谓范畴;2.搜寻区域;3.可极性;C程度调节:1.量化/抽象;2.质化/图示化;D动态:1.假象运动;2.终端/阶段浏览;Ⅱ.判断/对比:A范畴化;B可极性;C前景/背景);Ⅲ.视角/情景化(A观点:1.最佳观点;2.取向;B指示语:1.时空;2.认知;3.通感);Ⅳ.组成/格式塔(A结构图式化:1.个性化;2.形状/几何图式化;3.级别;B力动态;C关系性)。

(四)Lee的识解理论

Lee(2001)认为识解理论主要包括视角、前景化、隐喻和背景四个基本要素。视角是指人们观察和描述某一场景的角度,比如同是“小径和峡谷”的场景,在山上的人会说“Thepath falls steeply into the valley”,而在山下的人则描述为“The path climbs steeply out of the valley”;前景化是指突显某一特定场景的不同组成成分,比如场景:“我在除草坪,除草机的一个齿轮溅飞了一个石子,这个飞出去的石子打碎了窗户的玻璃”,既可以被描述为“I’ve broken the window”,也可以被描述为“Astone hasbroken thewindow”,前句突显的“我”在这一事件中的作用,而后局突显的是“石子”的作用,而“我”的参与就被淡化了;背景是指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所需要的一个或多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比如要真正理解“叔叔”这一表达式,就需要知道“亲属关系”这一背景以及“孩子、父亲、父亲的弟弟”等多个表达式的意义;隐喻是指人们对某一具体现象的不同思考方式,涉及始源域和目标域两个认知域,如同一概念“intimacy”(目标域),人们有时根据“heat”(始源域)对其进行识解,因此有“He is such a cold person”,有时根据“distance”(始源域)对其进行识解,为此有“I felt really close to her”。根据Lee,识解的这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视角的选取通常会突显相应的成分,而被突显的成分又会激活相应的背景,而在隐喻中始源域相当于背景的作用,它是理解目标域的依据。

二、识解理论的展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仔细观察前人对识解内容的阐释发现,前人对该理论的论述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冗长,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分类依据不明确。前人未指明其之所以这样分类的依据和基础,即为什么这样分类,是针对哪一具体现象进行分类的。因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实用范围,对识解内容的分类也不例外,否则前人对识解内容的阐释就不会存在差异。既然存在差异,那就证明前人提出其识解分类的基础有所不同,但是对此未做明确阐释。因此,这就导致了第二个问题的存在,即前人对识解内容的分类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嫌。未指明分类依据,就意味着前人旨在提出适用于人类感知体验客观世界过程中所有认知活动的理论,在其字里行间也显示了这样的抱负:这种分类适合对任何情景的识解。第三个问题是有穷尽式分类之倾向。通过观察前人对识解内容的分类不难看出认知语言学家们有穷尽式分类的倾向。然而,Verhagen指出对识解操作进行详尽而全面的分类是不切实际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认知是一个无止尽的过程,要想对其进行穷尽式的分类,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同时,穷尽式分类之举会导致正如Croft和Cruse的分类所显示的识解内容冗长繁杂,反而不利于识解理论的应用和操作。第四个问题是未对视角和突显之间的差异做清晰的阐释。视角和突显两个维度关系非常密切,这点在以往的文献中都有提到,但是却没有对两者的差异做出适当的阐释,这会给使用识解和突显解释具体语言现象时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二)建议

1.识解内容分类

识解理论的具体分类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或感知情景来决定。正如上所述,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一个无止尽的过程,因此对识解内容的穷尽式分类是不现实的。Cruse(2000)也说过,人们对识解理论的分类是个无止尽的过程,就是说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某一具体的感知过程即识解某一具体的事体时,人们所用的识解方式是有限的,因此,就某一具体事体或情景的感知而言,识解理论是可以较为全面地进行分类的。这是相对论的观点。就拿笔者本次所申报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例,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是这一具体语言现象,即汉英在对人类基本领域的同一名词性事物进行词汇表征时存在差异。对同一名词性事物的识解所采用的识解方式主要有框架、视角、突显和隐喻。从这点来看,David Lee的识解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但是也正是这一语言现象决定了David Lee对识解内容的分类不够全面,因为对名词性事物进行认知时,人们还使用了另一识解方式——转喻。也就是说,在感知体验名词性事体时人们主要采用了框架、视角、突显、隐喻和转喻五种识解方式。为此,可试下结论:在感知体验名词性事体这一具体情景的基础上,识解理论应包括框架、视角、突显、隐喻和转喻五个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在对识解内容进行分类时,应该以具体的感知情景为基础,而不是泛泛而谈。只有这样,识解理论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2.突显与视角之差异

突显以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为其认知基础,指概念框架中的某一部分较之其他部分得到更多注意的认知活动,为此该部分更加突出,而通常会在语言层面表达出来。如一把小刀,其一头是三角形,另一头是矩形。认知主体可把其注意力焦点放在三角形那头,也可以把注意力焦点放在矩形那头。如中国人就把其注意力焦点放在三角形那头,因此把其命名为“三角刀”,而在英语里则刚好相反,为此把其命名为“straight blade”。而视角则是指认知主体观察事体的角度,涉及到认知主体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包括多个因素,其中一个就是视点,有时间、空间、形状、功能、颜色以及方式等等。如同是一个事体UNDERSHIRT,英语认知主体从空间视点观察则把其表征为“undershirt”,而汉语认知主体则从功能视点观察并把其表征为“汗衫”。

视角与突显关系密切,这主要是由于具体观察角度的选择自然会使概念框架中相应部分突显出来,即选择具体观察角度的行为自然会最大限度激活概念框架中体现这一视点的部分,该部分得到最大突显。以UNDERSHIRT这一概念框架为例,当从空间视角对这一事体进行识解时,体现这一视角的概念成分或属性(靠身体最近、在所有衣物之下)就会激活,其较之该概念框架中的其他属性或成员更突显。为此,可试下结论:视角的选择会突显概念框架中的相应部分,而突显的部分又反过来反应视角。然而,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视角以外在的或更为抽象的角度如功能、形状等作为其出发点来观察作为整体的事体,而突显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事体中的具体部分,认知主体可能只采用一个视角,但其可把注意力焦点放在不同的部分上,从而使相应部分更突出。据此,可以说视角是处在一对多关系中,即一个事体对多个观察角度,同时,在视角机制中,视点本身较之事体更为重要。而突显则相反,处在多对一的关系中,即作为整体的事体的多个部分对一个观察角度(此角度通常被隐藏),且事体及其组成部分较之视角更为重要。现将视角机制和突显机制分别图式如下(见图1、图2),以示差异。

通过回顾识解理论的四种主要观点,发现目前对识解理论的阐释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即识解内容分类缺乏分类依据、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嫌、有穷尽式分类之倾向及对视角和突显之间的差异未作论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参考性的解决办法。对于识解内容的分类问题,本文认为识解理论的具体分类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或感知情景来决定。关于视角和突显区分问题,本文提出视角是处在一对多关系中,即一个事体对多个观察角度,同时,在视角机制中,视点本身较之事体更为重要;而突显则相反,处在多对一的关系中,即作为整体的事体的多个部分对一个观察角度(此角度通常被隐藏),且事体及其组成部分较之视角更为重要。

图1 视角机制

图2 突显机制

[1]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05-106.

[2] Langacker,R.W.Why Mind is Necessary[M]//In L.Albertazzi(Ed.).Meaning and Cognition.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5.

[3] 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Cognitive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2)[J].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a):4.

[4] 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0.

[5] Croft,M&Cruse,A.D.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44-46.

[6] Verhagen,A.Construal and Perspectivization[M]//In Dirk Geeraerts and HubertCuyckens(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8.

H03

A

2011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名词性概念汉英词汇表征差异的认知语言学研究”(2011sk447)

吴小芳(1982-),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和翻译。

猜你喜欢

注意力角度概念
神奇的角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让注意力“飞”回来
幾樣概念店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角度不同
人啊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