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以玉
2011-12-28汪冬梅
汪冬梅
摘 要:“比德”观是儒家重要的美学观点。儒家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道德情操,将自然物人格化,将道德品格形象化。文学中的“比德”最早见于《诗经》,由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荀子在《荀子·法行》中命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关键词:比德;玉;孔子;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69-02
“比德”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念,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荀子在《荀子·法行》中命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儒家后学对此不断加以补充、发挥与完善,最终积淀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民族心理结构。
关于比德的概念,张开诚的解释最为贴切:“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如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1
这种以自然物象征人品德的方式,就叫做“比德”。君子比德就是在对自然美的崇敬和欣赏中反观道德美和人格美。在这里,道德美、人格美是实质,自然美只是一个象征符号,是形式。儒家思想家都以君子称谓其理想人格,因此都以君子比德。
一、比德观形成的思维方式——观物取象
“比德”式思维来源于《易经》中观物取象的思维。
所谓观物取象,是指“从客观物象中提取的主观意象,并通过方块字的结构化将意象表达为一种文(纹)理。”即在思维过程中以物象为基础,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的事理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核心是以具体事物为载体,靠想象去推知抽象事理。取象思维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它起源于原始时代,发展形成于《易经》。
易象给人们提供了一套思维方式。“象在其中”,是说八卦可以象征宇宙间的物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具象性的,它不像西方那样热衷于抽象的概念思考,中国人热衷于在感性之中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感性的类比来显示意念。如章学诚所说:“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2这种思维的核心是“象”,所以哲学界有人称之为“具象思维”、“唯象思维”。易象通过卦爻符号的变化,以通天地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比德”观形成的创作手法——比兴
“比德”的创作手法源于“比兴”。关于“比兴”,汉代经学大师郑众注《周礼》时解释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3比是用物来打比方,兴就是用物来寄托。比是比附,取一物的某一点来打比方,兴是兴起,用一物來引起情思。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4“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秘咏之词也。”总之,“兴”是自然物对心的自然感发和由之而来的心与自然物的契合,即内心情志是由自然物唤起的,是“触物起兴”,由物到人。比德也是一样,先由外物感发,因与人直契合,觉得人亦应然。也就是说,审美主体看到自然物的某种与人的道德品格相同或相近的特性,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物都是如此,那么人就更应该具备这样的品格了。
“比兴”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受某一(类)事物的启发或借助于某一(类)事物,综合运用联想、想象、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另一(类)事物的美的形象,展示其美的内涵的艺术思维方式。比兴思维是一种类比思维,它是人类的原始思维,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类比思维的特性。
简而言之,“比德”与“比兴”在创作手法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表达的内容,“比兴”是将自然物人格化,“比德”则不仅是将自然物人格化,更是将其道德化了。
三、玉与德的完美结合——君子
以玉比德的创作,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有许多将佩玉与修身联系在一起,比附君子德的作品。例: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篇》)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经·大雅·卷阿》)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秦风·小戎》)
《礼记》中关于比德的记载有两处,均是对以玉比德的描述。儒家道德以涵盖仁、义、礼、智、信著称,玉道德便以其为本,象征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就把玉的品质和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结合,使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一直延续到现代。故“君子以玉观德”思想体现着浓厚的儒家道德文化内涵特征。
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礼记·聘义》曰记载:
子贡问於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认为玉有德,而珉无德。因为玉有德,所以才重要。
汉代《说文》中将玉归纳为五德:仁、义、智、勇、洁。
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怯,洁之方也。5
因此,玉具有完美、全面的品德。
孔子将玉人格化,赋予了道德的内容,玉的文化内涵便焕然一新。春秋时期玉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对后世影响重大。
“君子”是周人对有德之人的称谓。在《周易》中多有出现,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谦谦君子,用涉大川”等;在《诗经》中出现的更多,“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君子万年,保其家邦”“凡百君子,敬而听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等。《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必须佩玉,以玉的品德规范自己。
君子人格之美不是靠外表获得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我修炼和涵养,造就出一种内在的品质,通过风度和气质洋溢出来的。“观物比德”亦成为君子修身的一种方法。经儒家不断地阐释、发挥,“君子”作为理想的人格形象,成为道德的象征,并逐渐成为普通人的修身标准,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人人格的审美标准。
孔子及儒家将玉从神那里解放出来,交给“君子”,作为德的载体,从而确立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观念。
注释:
1.张开诚:《君子人格与比德》,学术月刊,1995年版,第12期,第25页.
2.(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3.(清)阮 元校刻《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影印),1982年版,第796页.
4.(宋)朱熹《诗集传·卷一》,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23页.
5.(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张开诚.君子人格与比德[J].学术月刊,1995.
[3] 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4]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影印),1982.
[5] 朱熹.诗集传[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