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鱼”之“鲁”
2011-12-28余杨
摘 要:众所周知,“鲁”是现代山东的代称。《史记·本纪》记载,周武王“首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鲁乃是周王朝在山东地区最大的封国之一。而为什么周公要封曲阜为鲁国呢?为什么要用“鲁”字呢?本文拟从“鲁”的字形入手,分析“鲁”作为国名及如今一大姓氏的由来。
关键词:鱼鲁姓氏训诂
作者简介:余杨,女(1984-),汉族,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H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47-01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它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于是,形成一种姓氏制度。[1]本文拟从“鲁”字的字形入手,探讨“鲁”作为如今百家姓之一的来源。
“鲁”在《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版(商务印书馆)中,“鲁”的解释如下:
1、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2、山东的别称。
3、姓
“鲁”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的解释如下:
1、古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姓
“鲁”在《上古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嘉也、美善也。
一.“鲁”作为国名的由来:
从甲骨文来看,“鲁”是一个会意字,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像鱼在器皿之中。“鲁”的本义为鱼味美,嘉。林义光的《文源》:“(古魯字)从口,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说文》对“口”的解释为:“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可见,“鲁”在产生之初的意义为美味。《周本纪》论为:“鲁天子之命”,而《鲁世家》曰:“嘉天子之命”,由此证明“鲁”字是说此地环境好,水多,可捕鱼;土地肥沃,宜于耕作;人们能安居,生活嘉美之意。
而我认为“鲁”字是远古鱼族,内迁至曲阜一带,住在一个以安居乐业为标志的城郭里。因为一般认为,中国姓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1]从氏族图腾来看,“鲁”姓是炎帝彤鱼氏的一支,由彤鱼和太阳组成。炎帝以火和太阳为图腾,如鱼下“日”所示:“日”下一横为水平,两侧的太极印为日升降轨迹;日上一横为地平,以此观测太阳运行。彤鱼氏是炎帝的一个分支,所以在鱼下铭日,表示所出。《帝王世纪》[2]云:
“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
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都商丘。”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 从出土的商代铜器来看,铜器上有以鱼形作族徽的符号。西周早期铜器上也有如鱼父乙鼎、鱼父丁鼎、鱼尊、凤鱼鼎等。这些有鱼字形符号的铜器,多半出土于沿海地带。由此证明沿海一带鱼族的存在是无疑的。在原始社会,生活在沿海一带的以鱼猎为主的鱼族,因为他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加上人不断增多,在沿海一带生活日渐困难。因此向内地自然条件优渥的地方迁移的可能性很大。可以想象,鱼族的人们选择曲阜一带定居是比较理想的。又从古籍记载看,商代人是以族为单位进行生产活动和军事斗争的。周武王灭商后,为统治人民,便按惯例保存了商祭,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诸侯,为使此地鱼族人安居乐业,并赞扬其族人的思想朴钝,又将周公旦封于曲阜一带,国名叫“鲁”。[3]。因此,此地被称为“鲁”也必然和此地居住的氏族有关。《通志·氏族略二》:“魯氏,武王克商,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其地本名魯,因以命國。……子孫以國為氏。”《史記·世家》记载:“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谓鲁公。”杜注:“少昊之墟,曲阜也,在鲁城内”。 就肯定了周公旦始封于曲阜。 其他古书也有相似的记载,如:
《詩·魯頌譜》:“魯者,少昊摯之墟也。”
《釋名》:“魯,魯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魯也。又姓。”
《廣韻·姥韻》:“伯禽之後,以國爲姓,出扶風。又複姓有魯步氏。”
周武王灭商后,封周公旦于曲阜一带,国名为“鲁”。
二.“鲁”作为姓氏的由来
鲁自周初始封,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49年被楚国所灭,历时七八百年。鲁囯被灭后,国人便以国名“鲁”为姓氏,背井离乡,分散到全国各地,而“鲁”姓也由此传播开来,一直流传至今。
由此可见,“鲁”之从“鱼”是可以从文化方面得以证明的。“鲁”从氏族之名转换为国名,再由国名转为如今的姓氏也是可证的。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程裕祯著. 中国文化要略.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晋)皇甫谧著. 帝王世纪·世本·逸周书. 齐鲁书社
[3] 田晓娜著. 中国通史. 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字典类:
[1]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著. 古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钟旭元,许伟建著. 上古汉语词典. 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著. 汉语大字典.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4] 中华大字典. 中华书局影印,四川出版社印刷,1978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